第5章 漢民猶存(2 / 2)

關羽一時間有點心亂如麻。

孔明寬慰道:“關將軍勿慮,既然能傳之迅猛,那患病必然不是即死。”

關羽這才心神稍定,剛才他看光幕以來第一次有衝動將那後世的後輩拖過來:

好好說說這可怕的,能讓一個如大漢一般強盛的帝國都恐之怕之的疫病,到底是什麼樣子?

趙雲也分析道:

“若是染指即死,鑿坑焚病屍,絕水源而掘水井,曠野平底築營,二十日之後疫病自消。”

“這天花,或還有其他詭異之處。”

“且……”龐統也有些憂慮:“既然漢之絲綢絹布能傳到大秦去,那大秦的天花自然也能傳到大漢來。”

眾人一時間悚然一驚。

龐統則是想起來一個更久遠的:“我此前翻看光幕文字記錄,也稱在關將軍敗亡之時,羅馬那個國君……”

想起來那個羅馬皇帝一長串的頭銜,眾人麵色有點發白。

“其國亂至此,莫非天花依然肆虐乎?”

孔明搖頭做了決定:“等今日事畢,我去請教張神醫,張神醫精於此道,或有其他說法。”

此事便暫且按下。

【話題重新拐回丞相的南中之策。】

“啊?”張飛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隻看著光幕中那橫跨大漢羅馬兩國的地圖飛速縮小,重新定格在了“小小”的南中之地。

【麵對南中大姓豪族和夷人,丞相隻能用古身毒道來團結大部分。

但是對於被壓迫的夷人也沒有放棄,甚至已經窮儘了自己所能。

讓我將時針撥動到一千六百年後。

當時華夏內憂外患,在當時南方,緬甸被英國殖民,占據了緬甸的英國人猶不滿足,盯上了佤族土地上的兩座礦山。

班洪此地,有一座儲量極高的銀礦,英國對此垂涎非常,為了巧取豪奪這座銀礦,英國嘗試收買未果。

碰了一鼻子灰的英國佬暴怒,很快便下了決定:強占!

20世紀34年,英國殖民者聚兩千人,強占並強行開采銀礦。

銀礦富裕,英國人也打了個好算盤,銀礦中分出來一點點利益應該就能收買這些無知的土人了吧?

對此班洪王和班老王的回答是:我們是中國人!

班洪王更是義正詞嚴:“我們是孔明的後裔,天朝的臣民,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不願作亡國奴,象緬甸亡給英國一樣。”】

“好漢子!”

張飛一巴掌拍到趙雲大腿上,激讚:

“真是一群好漢子!軍師,你的種都是好樣的!!”

孔明:“?”

劉備聯係了一下時間便大概明白過來:

“此時……華夏的日子不好過啊……”

“何止不好過,過幾年似乎那倭寇就要露出獠牙了!”關羽怒聲。

群情激奮,唯有孔明鎮定的坐在那裡若有所思,他想起來了曾經給光幕開玩笑寫的一幅字。

【麵對英國人強占礦山土地,班洪王集中了17個佤族頭人,誓死抗英,共立誓言,並發布了非常著名的《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

宣言中佤族同胞們說的很簡單,但很動人心,他們自稱並不太會說漢話,但是五十代人,都服漢朝,漢朝對佤族好,那佤族便不能背叛漢朝!

土地和礦山是漢朝的,我們不能辜負了先祖之意!

麵對視死如歸的同胞,當時百姓都義憤填膺,紛紛慷慨解囊助力抗英。

5月30日,拿著原始武器的佤族人向英軍發動了進攻,並在激戰到6月6日後,迫使英國人灰溜溜退回緬甸。

而這裡佤族同胞所說的先祖,便是諸葛亮。

他們信奉先祖,還信奉一位阿公阿祖,這便是諸葛亮。

在他們世代的傳說中,諸葛亮與他們的先祖達成了約定:

諸葛亮幫助他們生活,而作為回報,他們願為丞相守漢的南大門。

守約一千七百載,世界一直在變化,但是在這方小小的土地上,大漢不滅,漢民仍存!】

張飛已經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再次拍了一次大腿,但拍空了。

於是隻好衝到孔明麵前,將孔明舉起來轉了兩圈,口中還嚷嚷著:

“軍師,俺一直都服氣你,但今天才知道,俺老張還是小看伱了!”

天旋地轉間,孔明想起來了當時抱著玩鬨心態寫的那句話:

榮耀,屬於人民。

既感激大家支持,又羞愧昨天更新不行。

周四晚上忙完活兒之後,一晚上作家助手記錄寫了八千字,但實際上刪刪改改,隻有不到3千字,加上之前的,勉強湊了個六千字發了,一個兩千字一個四千字。

然後白天在儲物間睡了一小時又起來上班,晚上本想寫四千,然後發現腦子徹底僵了,又是錄入四千,刪改後隻有兩千。

總之對不住大家,昨日欠了兩千,之後補上。

打賞和月票的加更,也會努力做到。

總之,拜謝大家。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