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孫權不克而還。
龐統看著孔明輕笑:
“這便是相忍為國的盟友。”
孔明不說話,但張飛就非常不客氣了:
“咱十萬大舅哥可真是打的好算盤!”
“祁山石亭時候能撿便宜逼得軍師寒冬臘月去攻城!”
“結果曹賊十五萬大軍伐蜀,他自己就帶著十萬人馬去合肥城下踏青。”
魏延感覺有點沒法理解,小聲道:
“張將軍,可能是那合肥城高池深……”
“放屁!”
張飛言簡意賅:
“文長你今晚且在公安住下,讓季常給你一份逍遙津之戰的記錄,好好閱覽一番。”
“文長謹記,用兵切不可學那江東碧眼賊!”
魏延不太明白,但也隻能點頭應下。
關羽也忍不住搖頭長歎。
即使換關羽在孔明的位置,對江東亦無太好的方法。
這位大舅哥可是有吳王之號這退路,逼急了再次直接投了曹賊。
那到時候益州就真要用一州之地與天下相抗了,也就是光幕所說的“一礦打九礦。”
但另一方麵,關羽也讚同打的漂亮:
“軍師用兵真是穩當!”
“蜀道本就難走,還能在漢中修堅城禦敵!”
“即便無雨,曹真亦不得勝!”
劉備不在意戰事,隻在意光幕似乎不經意提到的孔明與李嚴不太愉快。
光幕向來不會無的放矢,劉備不由得有點揪心。
……
甘露殿中,君臣對於魏晉之史比較了解。
“如此看,諸葛武侯竟還成對曹叡有恩!”
李世民覺得後世這種看待角度還挺有意思:
“若無北伐,則陳群司馬懿與曹真曹休,四輔政大臣儘在洛陽。”
“曹叡已年過二十,洛陽五方爭權,如此便足以糜爛朝政。”
“然兩線戰事再起,兩曹與司馬俱領兵離中樞,僅剩的陳群乃無能之輩。”
“曹叡由此大權獨攬,魏朝乃定。”
房杜不說話,或者說本身這種話題就不太好評價。
長孫無忌則不在乎:
“曹叡雖有手段,然采女昏聵,不及大家之萬一。”
李世民擺擺手:
“曹操之才亦不過爾爾,何況曹叡乎?”
不過說到這裡李世民也低頭沉思:
“曹丕曹叡俱早喪,故有高平陵之禍。”
“看來這鑽研這醫學之道,宜急不宜緩。”
說著李世民還將目光放到了杜如晦身上。
杜如晦的暗疾已被太醫令祓除,讓李世民後怕不已。
還好有光幕提醒,不然悔之晚矣!
一旁的房玄齡從善如流道:
“國子監增設醫學乃善事,大家仁明。”
李世民搖頭:
“各州均宜增設醫學,集古今之藥方,受濟世安民之醫道。”
“察百姓之疾,醫百姓之病。”
不去管幾個臣子對此政策的讚揚與肯定。
李世民隻覺得自己離那千古一帝之名號更近了一點。
【孫權在合肥的“不克而還”,讓曹叡因為石亭之戰提起來的一點擔心重新放了下去。
十萬哥,不愧是你!既如此,長江防線無憂矣!
大魏吳王…哦不對,現在東吳大皇帝了,但沒啥區彆。
他但凡能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都沒有。
既如此,曹叡便做出了重要的調令:
司馬懿從襄樊軍區調離,屯兵長安。
都督張郃、費曜、戴陵、郭淮以抵禦丞相。
三國後期的兩位頂級人物,終於要在戰場上正麵硬碰硬一次了。】
“晉宣帝……”孔明輕聲念出了此前看到的稱號。
宣乃上諡,聖善周聞,善問周達,能布令德,力施四方等等都能曰宣。
龐統笑容中帶著點可惜。
既開心於自己的判斷沒錯:不僅在支援孔明上麵拉胯,曹賊都看不上孫權。
同時又遺憾於這個判斷:孔明苦心孤詣尋的這個盟友,並沒有發揮出來一個應有的效果。
本來計劃中的二狼搏虎之局,變成了狼虎相爭,另一頭狼還想在一旁撿便宜。
這不是腦袋有病是什麼?
龐統再次搖頭,愈發為孔明感到不值得。
武將們無不正襟危坐,光幕的一次次完善的戰爭講解,對他們來說受益匪淺。
長安甘露殿傳來一聲悠悠歎息:
“不能親眼觀看,定是藥師之憾。”
隨即這個聲音叮囑道:
“克明玄齡,細心抄錄,輔機也去幫忙。”
【還是與此前一般,先說背景,畢竟實際上的戰爭並不是回合製遊戲。
此前曹真伐蜀時,東路司馬懿敗給漢水,主路曹真困於子午道。
而西線則是有一場夾在史書縫隙裡的大勝:陽溪大捷。
同樣是因為大雨,魏軍當時已經全線撤退,但是鑒於隴右的重要性,以及當時在漢中積蓄了大量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