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益州名軍白水軍?
趙雲心裡評判了一下,隻覺得對方比遼東的胡人還要好打。
而這群益州兵即使已經成為降兵,但看向自己等人的眼神裡還是寫滿了敬畏和不可置信。
趙雲心裡搖頭,隻覺得這益州兵想要拉出去打曹賊的話,訓練起來一定頗費心力。
趙筰則是感覺重新認識了這位龐羲太守。
昨天還憂慮的滿嘴冒泡甚至,私下和親隨商量要是投降劉璋能不能活命。
現在就在趙雲身前諂媚獻語名將之詞,處處以劉皇叔之臣自居,心憂大漢。
呸!趙筰在心裡狠狠啐了一口,隨即湊到趙雲跟前擠開龐羲,義正詞嚴道:
“既有如此大勝,筰願快馬加鞭回江州為將軍報捷!”
趙雲不言語,看著戰場沉默一下低聲道:
“雲自有親兵報捷不需趙太守勞累……隻是有一不情之請。”
“我那幾位騎士跟隨多年……”
“定然找一風景秀麗之處妥善安葬!”趙筰拍拍胸脯,隻覺得這也是自己的榮幸。
趙雲搖頭:“不需大辦,等敗了曹賊,雲還要為他們遷墳回北地。”
趙筰心中欽佩,正色答應下來。
……
“翼德單刀賺高沛,子龍衝陣斬楊懷!”
“白水軍與白水關儘破,劉季玉如今真成成都牧守了!”
兩份戰報幾乎同時一前一後送到了江州城府,龐統激動的手舞足蹈。
劉備含笑將兩份戰報一一閱覽後,笑道:
“翼德臨陣頗有急智,子龍驍勇不減,可喜可賀。”
龐統一本正經道:
“主公可知子龍將軍如何大勝?”
劉備洗耳恭聽。
“蓋因子龍將軍讓張翼領大軍慢行,自己率百騎踏陣。”
“若是由子龍將軍親帥大軍,勝的絕無這般輕鬆!”
說著說著龐統自己笑起來,劉備的笑意僵在了臉上。
自己揉揉臉,劉備詢問龐統:
“既如此,士元下一步該如何做?”
龐統回過神來,從書案的最下麵抽出一頁紙歎道:
“為主公取益州前,從未想過竟能如此順利。”
根據閬中與白水關兩處的戰況,龐統推演了幾種情況:
“此前想過,最壞情況是子龍將軍與白水軍相持,翼德將軍攻白水關不下。”‘
“如此就需要主公引兵壓成都,如此方能打破僵局。”
“但如今既然兩處皆大勝,便該……”
龐統詳細述說,心裡隻覺得這本該屬於孔明的配置用起來就一個字兒:
爽!~
……
九月初的成都酷暑稍解,但這點氣溫上的下降並不能緩解這座城池籠罩的壓力。
法正百無聊賴看著麵前杯子裡的茶水,看著茶葉在熱水中沉浮,感覺自己仿佛看到了現在成都之主的命運。
事實上這樣悄摸的碰頭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最初在那劉備占據了江州城之後,在場的人便達成了一個共識:
“來自於荊州的亂臣賊子正在朝益州逼近!”
隨後他們便各自散去,有人去勸諫州牧,有人去審時度勢,也有人如法正這般人心思動。
而隨著戰報一封封送入成都,這間茶樓的碰頭也變得愈發頻繁。
“卑鄙無恥的竊國之盜與叛賊龐羲聯合!”
“織席販履之徒使詐斬殺了楊懷將軍。”
“劉備已經以重兵占據了白水關。”
“劉皇叔正在朝成都進發。”‘
法正冷眼旁觀,但心底對於劉皇叔的手段頗為滿意。
最近成都開始流行一種巴掌大小的檄文,體積小,字數少,容易攜帶也容易銷毀。
法正自己私下已經收集了好些張,基本上每一封檄文就隻說一件事兒。
《劉璋欺龐羲》《龐羲好治民》這兩個是最近的,大概就是說了下龐羲對於劉璋平定趙韙之亂的幫助,以及如今劉璋的恩將仇報。
法正不信這玩意兒,但他知道成都內百姓絕對相信:都寫在紙上了還能有假?
另外的一些檄文就比較誅心了:《劉焉謀反》、《劉璋逼反張魯》、《劉璋暗投曹賊》、《劉焉擅殺朝廷使者》等等。
這些個被翻出來的陳年舊事,百姓雖然不太明白,但關於張魯之母和劉焉等這些抓眼球的事兒,百姓紛紛表示:
俺有一友甚愛觀之,恨其短恨其少也。
也因此百姓們從自己的角度捋出來了邏輯:這劉皇叔要來找州牧討說法呢!
雖然成都內也張貼了布告,劉璋怒斥其為汙蔑,但寥寥數張布告比起來人人兜裡都有幾張的巴掌大檄文,隻能說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對茶樓內的吵吵嚷嚷充耳不聞,法正知曉他們表麵上吵吵,私下裡還是會拚儘全力在劉皇叔麵前留個印象。
這段時間不斷有大族的家仆偷偷用繩索係了溜到城外不知所蹤,多半都是為了去尋劉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