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燕雲十六州(2 / 2)

隻要等到司馬懿掌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飛則是花了一會兒才捋清楚辛棄疾的意思,隻覺得後世文人罵人真可怕,罵的這麼難聽但還根本聽不出來。

這後世不僅種地強造紙強,甚至罵人也強啊。

不過就是全用來鬥嘴皮子了,這打仗貌似一點都不行啊,甚至令人生氣!

“俺老張家鄉竟被割讓出去了?!”

雖然不知曉燕雲十六州在哪兒,但燕趙之地,幽州有燕州之稱,以及雲字打頭的有雲中郡。

隻需要略略在地圖掃上一眼,張飛便能做出一個穩當的猜測:

家沒了。

“此前光幕不是有稱宋與那蒙古在襄樊僵持,俺還以為隻是丟掉了。”

張飛大怒:“沒成想竟是主動給割讓了!”‘

“而且還拿這種醃臢之言來掩耳盜鈴!還有利?俺這個老祖宗隻想一矛連他帶蒙軍一塊兒戳死!”

趙雲苦著臉不說話,他總覺得自己老家多半也危險的很。

“這宋,骨頭忒軟!”張飛總結:

“大哥,還得咱自己打回去才是正理!”

……

獨享割地之利之言也讓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這宋朝君臣竟俱如此厚顏?”

李世民現在隻想看看那所謂的數百字長篇大論是怎麼論證的:

“燕雲俱無,那胡騎豈不是可以長驅直入中原腹地?百姓如何得安?”

難以理解,李世民擰著眉頭想了又想感覺都沒法明白。

看著大家在那兒擰著眉頭沉思,侯君集選擇挪過去問房杜:

“這宋之一朝,是個如何情況?”

魏征也在一旁悄悄支起了耳朵。

“文風昌盛,武備鬆弛。”

房玄齡給了自己的印象。

“宋之天子不當人,忠良熱血難報國。”

杜如晦更加直言直語。

沉思中抬起頭的李世民幽幽補了一句:

“其國祚為異族所滅,軍民投海殉國,頗為壯烈。”

那時候他看光幕還沒多久,當時還以為這宋多麼武烈,異族多麼強悍。

如今看來多半都是自己作的。

魏征搞明白之後也頗為鄙夷:

“光幕稱其為三蘇,可見乃是宋朝名臣。”

“出此言還為名臣,可見其國無救秉性。”

眾人一起點頭。

割讓十六州都能吹成無恥而享利,那陛下的渭水之恥豈不是能吹成一場大勝?

但這話要是在陛下麵前說出來,貞觀群臣都能保證這人一定會見到陛下最可怕的那一麵。

杜如晦倒是幽幽道:

“若是如此看來,那孫仲謀若生於宋,也許確實算得一世明君?”

眾人搖頭,一時間很難想象。

“克明之語略顯誇張。”

【曹老板對年輕的孫權多讚歎,那麼他自己兒子到底怎麼樣?

這裡就又要請出來陰陽大師陳壽了。

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

這些都是好話,描述了一個多才多藝的文學青年,而非一個帝王,但這恰恰就是陳壽對於曹丕的評價。

陳壽順便還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皇帝是什麼樣子的:

曠大之度,公平之誠,邁誌存道,克廣德心。

同樣是十六個字,隻是可惜,這兩行評價之間的銜接詞是“若加之”。

這個評價就像傅玄對劉曄的評價一樣,看樣子是在歎息,實際上就差指著鼻子罵了。

也就是陳壽說曹丕詩寫得好,但沒啥用,既不大度,又不公平,胸無大誌,品行更差。

認真地說,曹丕屬於古代文人中地位最高的,皇帝裡最會品鑒美食的,美食家當中最會寫文的。

而且曹丕應該還是曆史上屈指可數的死於糖尿病的皇帝。

或許因為父親曾經誇過孫權,所以曹丕對於孫權的感情有點特殊,兩人在曆史上有很多禮物往來。

比如在有確切記載的《報吳王孫權書》中,送了孫權文馬,鼲子裘一件,石蜜五斛,鮑魚千枚。

而孫權也很客氣的回禮,送了曹丕江東的橘子,結果這東西讓曹丕很倒胃口,吐槽說吃上一百個興許有一個甜的。

曹丕吃過很多水果,但若論值得特彆一說關係重大的。

當屬甘蔗、荔枝、葡萄這三樣。】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