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安祿山的盛唐添土人這個稱呼,李世民不置可否。
他的腦袋這一刻無比清晰:
唐皇義子,造禍之首,亂出於內!
李世民沉默著打量著那幅抄錄自後世的地圖,一時間竟有種錯覺,仿佛這副地圖竟變得無比巨大。
地圖上霧靄沉沉讓他辨不清方向,一個恢弘的唐帝國在他手上誕生,但內部還有一些醜陋的如暗瘡一般的東西還在頑強的跳動。
經前隋和父皇,到了自己手裡也依然懸而未解?
另一邊對貞觀群臣來說最顯眼的莫過於安祿山的這個安姓。
房玄齡本人對史冊看的頗為了解,娓娓道來:
“前漢佛門法師安世高!據記其原乃安息國王子。”
“其後裔安難陀始世居涼州,為武威望族。”
後麵的事情長孫無忌幾乎轉瞬間就想起來:
“九姓胡?涼……”
武威安氏,李軌自立為安氏所殺,然後皇子建成往原州收降。
一時間幾人的神色既奇怪又豐富。
又與佛教有些乾係?不過這個念頭也就在杜如晦腦袋裡存在一瞬,隨後搖頭道:
“安氏世居武威鎮河西。”
這句話就已經夠了,那亂後似乎河西首先便丟了,即便是投了吐蕃,也該阻礙歸義軍,如何不顯其名?
李世民麵色如常,輕描淡寫的將此事揭了過去。
“此事暫且記下便是。”
【關於曹氏為何被偷家,糖尿病雖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效果,但比起來曹丕親手造的孽都算不太重要的了。
曹丕本人相當放縱,這個放縱並不僅僅體現在飲食上。
比如舊友王粲去世,上墳時候曹丕能說出王粲最喜驢叫,當用驢叫送他一程,隨後毫不猶豫帶頭學驢叫;但在魏諷之亂時也能毫不猶豫夷王粲之族。
比如在對待美色上,後世批評曹丕浮華輕薄,經常叫朋友出來開趴體,並用自己的美姬開炫妻大會,甄姬與郭後都有此記錄。
而秉承著曹氏傳統,文皇帝最愛的永遠都是下一個,受其寵幸的名字就有一長串:甄姬、郭後、李陰柴三貴人、任氏、徐姬、潘朱二淑媛、莫瓊樹、薛夜來、田尚衣、段巧笑等等。
某種意義上來說曹丕又很務實,郭氏對曹丕稱帝“有所獻納,有智有謀”故封後。
納甄姬之後任氏失寵,曹丕毫不猶豫“逐之”。
納郭氏之後甄姬失寵,有怨言,郭氏進讒言,曹丕便“賜夫人死”。
甄姬之死連累了親生兒子曹叡,十五歲的曹叡從齊公被廢平原侯。
曹丕自己都擔心如此不當人的行為會讓曹叡怨忿,直至自己病重將死才無奈立曹叡為太子。那麼曹叡拒絕去給自己老爹送終也合情合理。
父親的放縱與母親的賜死對曹叡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後來史書記載“魏明帝好婦人之飾”,有人結合曹叡外貌“天資秀出”的記載,猜測曹叡很可能是因為思母成疾有了心理疾病。
對著鏡子戴婦女裝飾以追思母親甄姬,想想還挺合理的。
後來在熬死了諸葛武侯之後,糖尿病的症狀開始逐漸在曹叡身上體現,這個症狀曹叡在父親身上見過,也是由此曹叡開始性格大變。
比如青龍三年出現的神婆得到了曹叡篤信,甚至還將神婆的“水方”分享給同患消渴症的卞蘭。
比如劉放忽悠曹叡的時候,正說話時候曹叡睡著了,白日莫名犯困也是糖尿病症狀之一。
也由此曹叡開始醉心於建築,並開始廣納嬪妃,且同樣直到病死的這一天才立了太子。
曹叡也基本上走完了討厭曹丕、理解曹丕、成為曹丕這三步。
對曹丕多一些理解之後為了製衡權臣,曹叡還召回了曹丕的寵臣吳質,吳質拍著胸口給司馬懿作保並攻擊陳群,於是陳群累受責罵,司馬懿逐漸掌權。
吳質平時結仇太多,死後群臣建議諡“醜”,曹叡想起來吳質也是父親炫妻大會的成員,生母養母都曾受吳質色視,便簽字通過。
被玄宗父子挖掘提拔的太監宰相李輔國,死後也同樣被諡“醜”,隻能說曹氏父子跟玄宗確實挺有淵源。】
“這……真不愧是一家人。”
劉備對老曹家徹底歎服。
消渴症,心理疾病,早逝,不立世子,全都趕到一起,讓劉備感覺隻有一句話:
“這老曹…賊能傳三代已是奇跡。”
張飛湊到龐統旁邊,數了一下曹丕寵幸的妃子:
“十三名寵妃……這曹丕可真有他父親遺風。”
“如此看來那唐朝的皇帝倒是比他強多了,獨寵一個。”
龐統不屑:“身有暗疾故廣采,以期有個正常的兒子罷了。”
“曹賊不也如此?子嗣多早夭,故而喜孤孀,以期多子。”
張飛瞪大了眼睛,沒想到還能這樣解釋,隨即問龐統:
“那軍師可有子嗣?”
龐統愈加神氣:
“有子名宏,來益州之前已經接到了公安縣居住,想來也應該已被關將軍接至江陵妥善安置。”
“十六年後便能加冠,想來應亦能承吾才名。”
龐統說這話的時候目光不住的往孔明身上掃,那意思再明白不過。
如果按光幕所說,孔明因為那什麼質量不行,親子還要再等十六年才降生呢。
孔明倒也不惱,幽幽道:
“龐宏既然是鳳雛所出,想來定能在光幕中聞聽其名,知其才觀其功。”
龐統頓時卡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