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宰相反對,這兄弟之盟也定然簽不成,或許是這宋遼兵力相差委實懸殊?”
“哪有這年年歲幣的兄弟?!”李世民鄙夷之色瞎眼可見:
“寧肯刮百姓之資汙泰山之名,不願損一厘一毫補貼軍費以雪恥。”
“朕羞與其為伍!”
魏征抗議:
“陛下,這宋如此佞臣,臣等亦不屑與之為伍!”
群臣一起點頭,少言寡語如尉遲敬德更是說道:
“若簽此盟,臣請先戰死沙場。”
侯君集也是如此:“名為盟約,實則為恥,臣亦願戰至一兵一卒儘歿。”
李世民欣慰不已,還是咱大唐靠譜啊。
這宋跟咱唐挨著,怎麼沒學到巨唐一點尚武之氣?
即便不說唐初,那晚唐也有如歸義軍張議潮此等英雄呢。
看完這個眾人的目光重新回到自己朝代的皇帝身上。
房玄齡有點恍然大悟:
“此前光幕說太玄盛世,臣不解其意。”
“如今看來是以陛下至玄宗這百年盛世稱太玄年間。”
皇帝點頭,他剛才也記起來了這個詞兒,但由此也更加好奇:
“玄宗究竟使了何等昏庸手段,能讓後世感慨恨其不能早死二十年?”
誰能想的明白?杜如晦歎道:
“許是花了二十年提拔安祿山?”
但這話杜如晦自己都不信。
……
劉備聽到了哢嚓一聲,那是他的夢想破碎的聲音。
昭烈帝自認素有大誌,比如有了光幕之後便尋思著自己是不是有機會改寫曆史,換個更好的諡號?
然後得知匈奴漢不僅有光文帝,還有昭武帝。
那廟號不說祖了,稱個宗,是不是很大膽?!
結果後麵皇帝管他當人不當人都是個什麼宗,而且曹賊甚是還有臉連著三祖?
那就難免劉備想起來養子劉封,與阿鬥的大名劉禪。
封禪,是不是很大膽?!
結果這宋真宗是個什麼玩意兒?
劉備很絕望:
“這後世人更多了,怎麼反而武德淪喪至此,君臣厚顏苟全,毫無中國天子之自覺?”
張飛倒是比較看得開:
“俺記得此前光幕也說過,後世都想遠邁漢唐呢,由此可見這君臣再厚顏,那也騙不過百姓啊。”
“百姓還是知曉咱漢朝的好的。”
彆說劉備張飛,廳內所有人都感覺自己漲了見識。
“這宋臣怎麼開口便是遷都逃跑?”張鬆很不解。
“這宰相是如何能同意如此之盟約?”劉巴覺得太過離譜。
“這趙恒不僅汙泰山,還汙真宗之廟號!這大宋,臣不臣,君不君,國也不國!”法正冷言冷語。
趙雲素來少說話,此時僅有一個疑問:
“這真宗朝廷內,竟無一鐵血武將?”
龐統笑嘻嘻道:“定是有的,隻不過不能發聲吧?”說著還看了孔明一眼。
孔明緩緩點頭:
前朝之鑒,定為後朝警醒,如高祖息秦暴政,如光武體恤民力。
這唐武德強盛,那安祿山為唐皇義子,說不得就是手握重兵引亂禍。
如此方能解釋如張議潮此等義士還受如此猜忌待遇。
隻不過這些倒是沒有必要說出口了。
孔明沉沉一歎。
【真宗之後要說最有資格封禪泰山的應該非朱元璋莫屬。
不過有鑒於真宗這個先例,並且往往封禪之後還要大賞文武百官,朱八八過日子向來精打細算,你百官還想從他這兒摳錢?做夢!
而且咱老朱乞丐出身一個破碗得天下,這功績不比去泰山旅遊硬多了?
所以對於上奏建議封禪的奏折,朱八八已讀不回。
後來永樂大帝judy也被建議封禪,judy的就回應了一下:
如今天下水災旱災瘟疫還沒斷絕,算甚麼盛世?
而且我的偶像李世民都沒有封禪,我封什麼?
不過李世民其實是考慮過封禪的,貞觀年間群臣提過六次。
前兩次在貞觀五年,當時突厥被平,百廢待興,二鳳自己怕勞民傷財拒絕了。
第三次時候貞觀六年,本來準備去了,被魏征阻止了。
二鳳對魏征自誇:你曉得李世民不?
他功高、德厚、四夷服、年穀豐、祥瑞至,怎麼不能封禪?
魏征號稱二鳳的梳妝鏡,奏對很有條理,認為封禪產生的一切費用都會轉嫁到百姓身上,勞民傷財。恰巧那年黃河又有水災,於是就算了。
第四次在貞觀十一年,這時候魏征也服了,還主動幫忙張羅,但最終禮儀有問題就算了。
第五次在貞觀十四年,禮儀解決了,天象變化了,星象解釋社稷有亂,隻能再次放棄,順便滅高昌國出氣。
最後一次是貞觀二十一年,下詔明年一定封禪!結果八月就再次下詔:土功屢興,加以河北水災,停明年封禪。
也是因此,後來李治表示:父皇勿慌,我替伱封啦!
不過其實回看,二鳳自己其實未必有多在意,畢竟他自己都拿始皇帝和漢文帝做對比長篇大論過。
魏征總結的言簡意賅:帝王在德,不在封禪。稱得上李世民最好的注解。
歡樂時光又要結束了,那麼咱們下一期便聊聊世家的那些事兒:
《你們對百姓不體麵,百姓便讓你們體麵》】
三國也差不多了,下個視頻過渡一下就要給李世民拉血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