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村夫手書。”
下方還有文字依次列好:
〖給用心點讚,禮輕情意重啊!現在還玩兒古法罐頭的,大佬扮演上癮了隻能說。
古代有罐頭?我讀書少你彆騙我啊。
騙你有錢還是怎地?咱們老祖宗隻是見識少,又不傻,伱自己去翻翻齊民要術看看。
樓上說的是真的,周禮裡就記過魚罐頭,塞到瓶裡用泥封口,能保存倆月呢。UP收到這個估計是按齊民要術裡的水果罐頭方法做的,用鹽醃一下,然後放進去封口,大概能放半年的樣子,想調節口味還能加點糖什麼的。
鹽醃漬……那不就是殺菌嗎?老祖宗可惜沒顯微鏡啊,不然可能會發現有細菌,然後大火煮沸這些細菌全掛了,那軍用罐頭不就來了嗎?怎能硬是要等到十九世紀才被外國開發的。
確實,古代的話,弄個水果罐頭賣給狗大戶能賺大錢,要是願意跑跑的話,賣給航海的能防敗血症,賣給草原人能換皮革,賣給唐玄宗說不定還能當上節度使呢。
可以,這商業頭腦我隻能單走一個6,不過話說咱們古代為啥沒玻璃啊,不是都說燒玻璃的難度比燒瓷低多了嗎?
一言以蔽之,古代玻璃產業需要大量的堿,古代不懂化學隻能用天然堿,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沒這東西,發展不了玻璃產業,偶爾燒出來的一些都是當裝飾品了。
樓上說的沒錯,這也是古代玻璃幾乎都來自中東的原因,那邊很多內陸鹹水湖,天然堿真是一點都不缺。
那那些穿越者回去一個個都要燒玻璃豈不是扯淡?
倒也不是扯淡,有個比天然堿更好用的叫草木灰,但處理方法在古人看來比較神經病,誰家會把草木灰冷泡過濾再煮沸啊,這不是純純的有大病?
我就在意這個罐頭,按這麼說的話豈不是賊難吃?我還是選擇門口超市九塊錢一斤的妃子笑。〗
軍用!
侯君集怦然動心,彆的他不懂,但這個簡直是老本行了!
遠征草原漠北等地方時候,將士們都有過極度渴望想吃青菜水果,甚至因此憂思成疾。
要是有了這軍用罐頭,這問題豈不是能解決了?
“好大家,這罐頭政……”侯君集腆著臉想爭取一下。
不過李世民明顯比侯君集想的更全麵,幾乎第一時間就選好了人選:
“這罐頭之試製……輔機!”
本來怏怏不樂的長孫無忌當即跳了起來:“定不負大家所托!”
李世民不僅是個優秀的將帥,如今更是目光深遠的帝王,幾乎第一時間他就明白這罐頭有多大的價值。
內裡說穿了一文不值,但卻能困擾世界一千多年!那麼也就是說隻要操作得當,這罐頭之法至少能讓大唐在十年內保持無人能夠競爭!
而大唐卻可以靠著他縱橫草原,開海陸,通罐頭貿易!
“輔機!”李世民鄭重交代道:“如此簡單一策,既成則利國百年,不可不慎!”
長孫無忌當然明白,當即一再作保。
然後按光幕之詞,將尋找鹹水湖試製玻璃交予侯君集之後,李世民才回過頭去看那個紙條。
“武侯這是在教朕啊。”李世民笑歎。
“不過……”李世民抬頭眺望了一下甘露殿門外之景,如今長安方才七月初。
武侯的字條裡卻清楚的寫明了,在成都,張鬆歸心,且送出這罐頭時是十月。
光幕竟如此神奇?有時間之差,且……張鬆居然未死?!這武侯,竟真扭變了史冊!
而怎麼送?要點應該就在於“點讚”和“祭”兩字。
李世民一時間隻有一個感覺,這武侯雖然寥寥數語,但無不切中要害,有如此之急智,真不愧乃忠武侯。
杜如晦則是滿臉輕鬆笑了笑,伸了個懶腰道:
“後世稱荔枝為妃子笑,這名字暗含典故,殊為不錯。”
李世民也無奈大笑。
……
“這荔枝如何就不好吃了……”張鬆小聲抱怨。
要知道醃漬這個可是要耗不少鹽,且要選那最大最甜的荔枝。
孔明詢問時張鬆也是花了一番決心才奉送出來的,結果對方居然渾不在意!
劉備大笑安慰道:
“子喬送這罐荔枝所得,冠絕成都百年!乃一本萬利!”
張鬆對劉備服到骨子裡,聽劉備如此說才又開心起來。
實際上誰不懂其中意義?如果說軍用兩字不能說明其意義的話,那光幕所暢想的幾個作用他們都是能切切實實用的!
張飛與趙雲在小聲商討將士們要是有水果吃能如何。
糜竺與劉巴則是在規劃如何在罐頭上保密力求技法不失。
對此劉備都沒什麼意見,畢竟不能因噎廢食不是?
孔明則是在紙上隨便寫寫畫畫,龐統看出他心情不佳,笑問:
“孔明可是擔心那唐皇看不懂?”
孔明搖頭,這訊息都快寫腦門上了如何不懂?
“隻是對那化學之法……無限神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