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衙內的幾人這時候才有空去回看此前那密密麻麻的文字。
光幕出現的突然,故而對於祭送之禮物屬於完全沒有準備。
於是趁著光幕結束文字刷屏的空檔,孔明連忙拉著張鬆這個本地人出去轉了一圈。
回來時候雙手就捧了這兩個壇子,送到了那後輩手中。
此時孔明從龐統那裡拿過文字記錄,大概閱覽了一遍。
對於曹操的顱骨都被拿去研究,孔明感到一絲敬佩:
“這曹賊倒是還為後世做了一些事。”
龐統對此漠不關心,伸手指著讓孔明看後麵的:
“這捕鯨業竟也有那所謂的工業革命之說?”
孔明對此也比較關心,沉思了一下:
“捕鯨……鯨之大,橫海吞舟,長六丈,高一丈,如何能捕?”
“而且,捕之何用?”
龐統想來已經研究過了,侃侃而談:
“鯨無非就是大魚,既是魚,捕之無非為其肉、皮、油、骨。”
“油骨皮還好說,農戶來了也知曉如何用,可那肉能取多少?一鯨之大,其肉能有萬斤。”
“不過看後來的罐頭我忽然明白過來,如此一鯨儘用,則一鯨仿一金山。”
龐統說的自己都有點動心了,不過孔明想了想搖了搖頭:
“這捕鯨,海船,冶鐵,都不能差了,可是若海船冶鐵俱備,那……”
張飛接口道:“那俺直接請出兵去占夷州、朱崖,然後還能往南洋去探探。”
說這個還是太遠,彆說海船了,目前連關中還沒去呢。
就孔明自己估計來說,海船的研製和製造都定然造價不菲,這筆錢最好還是靠絲綢之路攢一下比較好。
因此,孔明指著後麵的道:
“絕生水,絕生食,多驅蚊蟲,這後世總結的倒是很明白。”
“隻是可惜醫學暫時還……主公,還需著令益州上下注意。”
這倒是比較實在而且簡單的建議,劉備點了點頭,然後看了看法正。
這個本來在後世曆史上被稱作“貼心小棉襖”的謀士,此時正盯著龐統,隱隱以其為尊。
劉備不由得有點喪氣,不過還是交代道:
“子初,孝直,汝等兩人皆早逝,當謹記此三條。”
“之後等張神醫或者其弟子來成都後,也需定期去讓神醫診治,有備無患。”
劉巴趕忙點頭,他這麼能跑一方麵是當初真不喜歡劉備,另一方麵不也是對小命看的相對重要嗎?
法正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趕忙點頭。
他與孟達同入蜀就是為了求重用,結果沒想到入蜀後跟劉璋互相瞧不上眼,結果蹉跎到了如今三十五歲。
好不容易熬來個可輔的君主,結果自己再早亡?他接受不了。
說到這個孔明倒是想起來了另外一件事:
“此前說與主公的石炭礦可有眉目?”
若是要讓百姓都能絕生水,孔明想來想去這石炭也得發掘一下。
劉備點點頭,這個正事兒他還是記得的:
“此前在江州時候我去拜訪了江陽的程畿。”
“主公一去三天,想來定是與其抵足而眠了。”龐統笑道。
“去去去。”劉備嫌棄的擺擺手道:
“程畿秉漢節而自守,以蜀中漢臣自居,我與其相談甚歡,程畿答應為我尋石炭礦,稱江州往南百多裡地,有百姓在那裡撿到石炭。”
“若其尋找有結果,想來信使應已在路上了。”
孔明這才安心,隨即再次回顧了一下這次的光幕記錄,將已經整理好的關於病症的記錄遞給劉備:
“還請主公遣可靠之人,沿江而下速回公安,將此記錄交予張神醫,並告知公琰季常與雲長將軍。”
孔明無奈,對光幕為何在此心中有小小猜測,可能要麼隨主公要麼隨自己。
但這些都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江陵公安的幾人,定是等急了!
……
公安縣偏廳,蔣琬緊緊捏著手中的硬筆,麵前攤開的潔白紙張上麵一個字都沒。
馬良坐立難安,時不時便要抬頭看看那空無一物的半空。
關羽大馬金刀坐在那裡兩眼微閉,但兩條眉毛中間擠出來的川字也顯示他的心情並不平靜。
這邊是孔明走之前做的簡單安排,蔣琬和馬良抄錄,由關羽陪同。
若有緊要之情報便遣派可靠之人將其送與成都,若無則暫時封存於江陵城,等眾人回來再另行閱覽。
但無論怎麼想都沒想到還有直接就不出現這一茬的。
最終直到日過正午開始西斜,關羽終於坐不住了。
“江陵城亦有軍務,某要先回一步了。”關羽客氣拱手,隨即安慰道:
“公琰與季常也莫慌,以如今掌握之機要,足以再造天下!”
隻是關羽眉宇間還有一點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