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孔明有臥龍之才,能有多大變化?
看徐庶表情,董厥笑笑,轉向一個正在劃船的奴工道:
“汝等可知江東這圓車,若是使用,花費幾何?”
“不敢瞞恩君。”那奴工對著董厥點點頭道:
“江東屯田之民需繳田賦五成,若用圓車,則為六成。”
接著不用董厥追問,他便繼續道:
“俺們在江東都知道,劉荊州寬仁,水力坊每次使用不過二十錢,名曰養護費。”
徐庶心中默默算了下,堪稱天差地彆了。
看徐庶等人麵善,這奴工也大著膽子加了一句:
“俺們本來就是想奔逃江陵的,還好遇到了三位恩君,簡直如劉荊州一般寬仁!”
徐庶笑笑,心中對那江陵也愈發好奇。
舟船逆流而上,一路上遇到的行船越來越多,江邊道路上能看到的行人也越來越多。
彭蠡澤百舟並立,洞庭湖千帆競行。
過了洞庭湖之後繼續沿江北上。
這日,船首的董厥喊道:“軍師,江陵遙遙在望矣!”
徐庶躬身鑽出了船艙,一時間隻感覺花了眼。
遠處兩座堅城並立,城頭一杆書寫“漢”字的大旗迎風翻飛。
旗幟下,城頭上每隔數十步便有一座凶光懾人的巨型弩機安置。
城牆上士卒將校昂首巡哨。
城牆下百姓商賈人來人往。
江陵城邊的碼頭上,商賈成千,貨物上萬。
細工精巧織品羅列起來閃如繁星,
亟待加工礦物堆積起來高逾矮牆。
往來行人衣著鮮豔,即使許都也要自愧弗如。
馬車轎子往來擁擠,恍惚間仿佛當年洛陽景。
叫賣之聲相爭如鼎沸,招徠攬客聲相和似音律。
隻一眼,徐庶便差點沉迷其中。
“這是江陵?這是軍事重城?”
徐庶自問:“若是曹賊來襲……”
董厥哈哈一笑:“這邊都是船,脫身豈不容易?”
“且關將軍鑄雙城,城內大小足以容納近百萬人。”
徐庶簡單在心裡計算了下,心下搖頭:
恐怕雲長將軍已經在心憂城池的容納能力了。
徐庶極目遠眺,仿佛能看到那江陵城牆頂有一個美髯將軍,正得意撚須看著城下熙熙攘攘的一切。
不過徐庶知道這多半隻是許久沒見到雲長的錯覺。
他們並未直接靠在碼頭上,董厥有手令,因此指揮著幾個江東逃來的工匠劃船向北,打算直接從江陵北麵的水門進去。
船隻調了個方向,徐庶這才睜大了眼睛,看到了無法理解的一幕。
江陵的南麵隔江而望是公安縣,江水岸邊圓車不知凡幾,而這些圓車明顯要比江東的更大更精巧。
無數不知名的或鐵或木零件被恰到好處的安置其上,隨著江水轉動,將這股力量帶到四麵八方。
用木榫連接的環帶縱貫南北,一頭連接在一個巨型的圓水車上,另一頭則延伸入公安城內。
這條環帶上掛滿了方形木桶,徐庶看到一艘滿載礦石的船隻小心翼翼停靠在了一個預留的位置。
隨後從公安城那邊過來的方形木桶便撞上礦石堆,舀起一桶後便自然垂下,然後被環帶帶動著送回公安縣內地。
類似這般的精巧裝置有數個,驚鴻一瞥間徐庶已經在心裡簡單算過。
如此一船礦石,隻需要三人照看,不過半個時辰便能將一艘走舸中的礦石全部送入公安縣。
這個過程中不需要額外傭工,不需要馬車或騾車。
直到踏上了江陵的土地,徐庶依然久久不能忘懷,他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東西,但依稀記得孔明的信件上曾經提過他夫人精研此物並大有突破,他依稀記得孔明稱呼為……
“工巧部何其強也!”徐庶感歎。
“黃夫人總讓我等稱之為工學,或是科學。”
徐庶抬頭,便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舊人麵龐,隨即大喜:
“雲長將軍!”徐庶完全是驚喜的。
“元直!”關羽頗多感慨:“荊北一彆,想不到再見已逾數載!”
爾後關羽更是哈哈大笑,拍著董厥肩膀道:
“龔襲九死一生救軍師,不亞於斬將奪旗之功!”
董厥笑的很含蓄,從荊州過益州到長安,在繞到許都水路南下,再至今江陵,他也算是在中原大地上繞了一圈,如今愈發沉穩,隻是滿麵笑容簡單給關羽抱了抱拳。
與他而言,徐軍師亦是舊友,如今能讓舊友重逢,對董厥來說已足夠令他驚喜了。
彼此敘舊完畢,關羽迫不及待拉著徐庶就走:
“徐軍師,先來看看關某所鑄的江陵城如何!”
糾結細枝末節部分耽擱了時間。木榫環帶這個東西在漢代的龍骨水車裡就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