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神將!
這個稱呼,李世民在觀張議潮生平的時候就喜歡上了。
甚至還私下寫了一幅“敦煌古往出神將”的字帖,隻憾不能招那張議潮為唐拓土開疆。
而如今這位王忠嗣,可以說方方麵麵都極為符合李世民的胃口。
忠勇之後,用兵謹慎,策略大膽,不居功自傲。
雖然那玄宗坐擁如此名將也沒能避免安史之亂,但……至少應該避免很多禍事吧?
大口喘了兩口氣,至少暫時不用去看安祿山已經讓李世民心情好了不少。
至於光幕最後一句怪裡怪氣的,讓李世民心裡微微一緊:
這王忠嗣莫非也如霍去病一般早逝?
不過現在操心這些事都太遠,將此事略略放下。
李世民看向了杜如晦抄錄文本的最上麵一句:
“初唐…戰神?”
“蘇定方是誰?”
對於李靖,李世民倒不意外,李世勣也隻能說在意料之中,但是另一個沒見過的名字就有點茫然了。
於是李世民將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兩位將軍。
此時侯君集的笑容已經有點維持不住,但還是努力給李靖拱了拱手。
李靖老成持重,笑的很是矜持:
“這蘇定方的功績,還是陛下親自擢升的。”
“哦?”李世民略一回憶,與李靖相熟,且近年參加過大戰…
那些由李世民親自定下封賞的奏功戰報就被回想了起來。
很快一個名字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蘇烈?”
“正是蘇烈。”
李靖確認:
“陰山時,蘇烈為先鋒,其人親率兩百騎先登,破頡利牙帳。”
這下李世民完全想了起來:
“戰後功嘉一級,嘉封左武候中郎將。”
同時也想起來了這蘇烈受嘉封之前的官職:匡道府折衝都尉。
於是李世民歎道:
“如此名將在身側而不得用?等甘露殿散會必將親召。”
也無怪乎的李世民這麼著急,匡道府在哪裡?長安城西南角的四個街道就叫匡道府。
這裡有兩個墓,一個葬的衛子夫,一個葬的戾太子。
在長安城眼皮子底下領這麼個位置,說直白點跟掃大街的區彆也不是太大。
再聯係到這蘇烈屬劉黑闥舊將,李世民就順理成章的推測出來了:
在光幕中的曆史上,這蘇烈很可能十年內都是這種閒散的掃大街狀態。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了,如今他李二鳳磨刀霍霍,多的是能施展抱負之地。
於是侯君集更加鬱悶,看向李靖的目光也愈發幽怨。
……
張飛則是看著光幕所說的吐蕃讚普效仿孫權後撤,大笑出聲:
“俺算是瞧出來了,每每這類幾百敗數萬之戰,所需都大差不差。”
“哦?”趙雲一副願聞其詳的態勢,打算從張飛這兒學兩手。
張飛掰著指頭一臉認真:
“兵少方需要士忘死、將先登。”
“兵多方簡單,隻需要主帥如大舅哥一般就行。”
趙雲輕微撇撇嘴,放下了手中剛剛拿起的小本子。
他還以為真能學到什麼呢,結果反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狀況。
至於被後世稱之為戰神之類的,成都府衙眾人倒是沒多少意外之色。
這種武功卓著的盛世,要是不出幾個猛人那才叫奇怪呢。
而且即使這王忠嗣,不也是以霍去病為目標?
那巧了,霍去病就是咱大漢的名將,所以根本不羨慕。
孔明則是一邊羨慕唐軍的富庶:充足的駿馬盔甲武器。
一邊暗暗有點擔憂:這光幕的語氣不太好啊。
【玄宗時為了節製節度使,節度使的親屬要留於京城為質。
作為交換,節度使卸任後會回長安任官,根據在節度使任上的功績會有不同的待遇。
也是因此,權相李林甫一開始對王忠嗣的態度就是敵視,畢竟如王忠嗣這般戰績,卸任後回京不給個宰相當當實在很難說得過去。
隨後連續發生了三件事,導致這位大唐戰神飛速隕落。
事件一:李林甫提出培養胡將,以扼製其他節度使。
結合玄宗時的節度使政策就很容易明白,胡人好掌控,且卸任後回京不會威脅宰相之權,並且這個策略很容易分王忠嗣的四鎮之權。
也就是因為這個策略,李林甫才和安祿山走到了一起。
安祿山也借助李林甫的助力和賄賂攻勢,開始了自己的平步青雲。
事件二:石堡城讒案。
石堡城是河西一個軍事重鎮,唐與吐蕃圍繞此地拉扯多年,玄宗很想徹底掌控這裡。
因此在王忠嗣崛起後,玄宗遙令王忠嗣強取石堡城,但王忠嗣判斷後認為還沒到攻取石堡城的時候,上疏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