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隋唐嘉話(1 / 2)

【不過說到古代李衛公的形象,根據當時社會環境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依然還是拿這個二鳳將李衛公比作司馬懿的《隋唐嘉話》做例子。

這個中還有關於李靖的另一個故事:

大概就是說二鳳呢,想培養人才,但是自己當皇帝太累了,於是就把侯君集扔給了李靖,讓李衛公給他開小灶。

本來這應該也算一對佳話了,畢竟一個是秦王府元從,一個是開國頂級名將。

結果學了一段時間之後,侯君集一封小報告打到了李世民那裡,說李靖要謀反。

李世民自然好奇啊,於是就拉兩人過來對峙。

侯君集振振有詞:

每次教兵法,到關鍵部分就不教了,你這不是想藏私謀反是什麼?

李靖同樣振振有詞:

如今中原安定,教的這些兵法皮毛已經足夠安製四夷了,結果你想全都學,不是想謀反是什麼?

二鳳自然是不相信的,所以此事不了了之。

後來侯君集有一次得勝班師歸來回尚書省述職,騎馬過了省門數步而不自覺。

而你說巧了不是,恰在此時,老胳膊老腿兒的李靖就站在旁邊給見到了。

當時李靖就跟旁人說:“君集意不在人,必將反矣”。

但旁人都作笑談,覺得是李靖老年癡呆了,沒人在意。

結果幾年後,侯君集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事情敗露被殺,旁人頓時驚歎:李衛公見微知著也。

文學作品往往要聯係時代,《隋唐嘉話》的作者劉餗是玄宗時的開元年間步入官場,安史之亂前後病逝,近距離見證了大唐盛世的傾頹。

文中李靖數次痛陳侯君集欲反,就如當時滿朝都知道安祿山欲反一樣。

而後筆鋒一轉,開始寫李世民以司馬懿比李靖,未嘗也不是在指著太宗罵玄宗。

《隋唐嘉話》這本書本身的藝術成分很高,除了關於李靖的記載還說了不少有趣的,如:

楊廣因李淵臉上皺紋太多,所以叫李淵阿婆。

唐朝因為長安人太多,所以有了進城要靠左走的規定。

以及天下第一寶帖《蘭亭序》被李二鳳拿去陪葬的說法也是出自這裡。

“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於昭陵。”

這個說法到底為不為真,可能隻能等將來給二鳳開棺才知道了。

不過李靖打完吐穀渾封衛國公之後,為了避嫌連親戚都不見,更遑談發表危險言論。

這位老爺子多半是沒空去尚書省散步,並且鑒定反賊的。】

〖不知道咱們這一代能不能親眼看到昭陵開啟,看看蘭亭序到底在不在。

很難的啦,技術準備不充分的話,誰開誰就是千古罪人,但怎麼樣才算技術準備充分?沒人知道。

話說我直到現在都看不明白,侯君集怎麼想謀反的?怎麼敢謀反的?

可能老侯覺得自己有豐富的造反經驗吧……蛐蛐天可汗,豈不是手到擒來,手拿把掐?

這樣看李老爺子也是挺忙的,從隋朝邊臣到托塔天王,從活到死,升官兒就沒停過。〗

杜如晦都不用去看,此刻無論是陛下還是自己,臉上的笑意多半都僵住了。

侯君集謀反隻能說比較可惜,但縱觀曆史也不是沒有此類先例。

但夥同太子謀反……嗯,好像也有先例。

坐在小馬紮上的王玄策登時間就感覺這殿內的溫度下降了十倍不止。

一股冷意似乎從地板上爬起來沿著自己的脊柱直衝天靈蓋,讓王玄策打了個寒戰。

此等秘聞,重臣國公尚還能說道。

他王玄策不過蛐蛐一介縣丞……

李世民當然沒空去關注王玄策的想法,雖然隻有一句話,但李承乾這個名字回蕩在他心頭猶如黃鐘大呂。

心情激動下,不由得右手緊緊捏著孫思邈的手腕,痛得這藥王忍不住道:

“陛下,臣還有帶清熱丸。”

李世民默然,趕忙鬆開手。

不過藥丸倒是不至於,李世民也不喜歡展示弱態。

也許是近半年食魚頗有成效,也許是關於此事心裡雖不願麵對但早有推測。

畢竟他偶爾也還要去大安宮與親爹太上皇請安來著。

總之,太陽穴雖有輕微刺痛感,但並無大礙,甚至還有空去推斷一下時間:

“侯君集滅高昌建功乃貞觀十四年,也就是說承乾直到此時還是太子……”

也就是說太子謀反的事情大概在貞觀十七八年前後,之後皇子治才成了太子。

而今年不過貞觀四年,時間倒是還長久,或許確實應當去仔細看一下反戾太子舊事以作警醒。

李世民心裡細細思量,其他人都閉口不言,包括長孫無忌。

畢竟單侯君集的話確實簡單,但其中一邊是妹婿,一邊是大外甥,並且牽涉到皇家家事。

這種事情長孫無忌會給陛下除了行動和建議外的一切支持。

“朕已著手解決此事,舊禍定難重演。”

最終李世民用一句話為這個小波瀾蓋棺定論。

除歲同樂,應當確實算是解決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