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空拳衝陣,閃避了敵軍神射手的所有攻擊,然後直接把人給生擒了回來,可以說帥出了新高度。
而在征小毒的兩路大軍確定之後,李治於皇宮內設宴,給將領們壯行。
古代娛樂活動匱乏,因此酒酣耳熱之後,李治表示:
朕聽聞古之善射者,能一箭穿透七層鎧甲,愛卿且射五層試試?
薛仁貴放下筷子,拉弓一射,五層鎧甲被直接洞穿。
李治大驚,當即命人取了一副明光鎧送給薛仁貴作為賞賜。
射穿五層鎧甲當然不是薛仁貴的極限,所以後來隋唐演義對這段劇情做了改動,變成了薛仁貴當場豪言:
七層算個毛?給小爺來九層,讓你們開開眼!
隻能說可惜薛仁貴在麵對皇帝時候還是太保守了。
但好在,表演的舞台還很大。
小毒聽聞唐軍前來討伐後,竟然不跑,而且許重利拉攏到了鐵勒九姓的部分支持,最終糾集了十萬大軍,與唐軍會師於天山。
並且更絕的是,小毒認為,唐軍不過是仗著鎧甲更厚,武器更好,才有那些戰績。
要論勇猛,還得是我草原勇士!
於是臨陣派出了回紇部落中的數十位勇士,在唐軍陣前挑釁鼓噪。
薛仁貴不急不緩的單騎出陣,一人對著數十人發起衝鋒,並在馬背上發動了騎射的絕技。
三箭連發,洞穿了三位草原勇士的頭顱,射碎了草原勇士的勇氣。
小毒允諾的那些財富功名離勇士們遠去,唐軍的赫赫凶威重新湧上了勇士們的心頭,誰也不想變成第四人,於是這數十位勇士可以說是迫不及待的下馬請降。
唐軍與薛仁貴都看傻了,還有這樣的勇士?
但隨即就反應了過來,如果這都能算勇士,那所謂的十萬大軍也不過是一群會跑的功勞罷了。
於是薛仁貴一聲招呼,唐軍齊出,鐵勒九姓的十萬大軍當場潰敗,十萬人開始了大逃亡。
唐軍隨著薛仁貴一起追擊,越過磧北,徹底打散了十萬大軍。
小毒死於亂軍中,屍骨無存,被小毒蠱惑的鐵勒九姓的首領被生擒,薛仁貴勝利班師。
大勝的唐軍齊聲合唱: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至此之後,鐵勒九姓徹底衰弱,逐漸泯滅於曆史,再也不能聯合起來威脅唐朝邊境。】
“果然乃朕之神將!”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再也遮擋不住了。
就連秦瓊和尉遲敬德臉上也多有佩服之色。
兩人都是鬥將,陛下對猛將有多喜歡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且鬥將的職責之一就是要成為戰場的焦點,然後儘力打擊敵軍士氣。
這一點上這薛仁貴做的更好,又是白衣,又是單弓出陣,甚至還迎著神射手赤手空拳衝陣。
隻需要稍微代入一下,就能明白這種舉動對士氣的激勵有多高。
甚至最後還能留下讚詩……秦瓊低聲讚歎道:
“此乃殺人誅心之舉。”
雖然這三箭定天山有頗多巧合因素,但仗都打完了,回頭本地人互相交流起來,人家一句:
哦,伱們就是那十萬大軍被三箭而定的鐵勒九姓?
都不好意思提起來……
李世民已經在笑嗬嗬的交代杜如晦了,等事畢後一定第一時間尋來,大唐皇帝要親自考校他的箭法!
於是眾人才想起來,哦,陛下也乃善射之人。
比如玄武門……
咳咳,還是說點彆的吧。
李世勣感覺肩膀上的壓力又沉了一分。
看看還在仰頭沉思的蘇定方,再想想那三箭定天山的薛姓小將。
才不過三十六歲的李世勣忽然感覺自己老了:
我的絕技是啥來著?
不過又掃了一眼身旁笑容滿麵的李靖老將軍,李世勣也重新振作:
能打有什麼用?
滅國之將,靠的是對騎兵的運用,對軍略的製定,對多兵種的運用自如。
而且這薛仁貴如今還未加冠,蘇定方才不過一個中郎將而已。
若論起點,他李世勣完全不差。
李靖沒有那麼豐富的內心活動,隻是好心道:
“陛下若尋得這薛仁貴,老臣可考校其兵法。”
李世民大搖其頭:
“如此神將,何須如此?”
“合該以勇略破敵,令敵膽寒!”
李靖也堅持自己的意見:
“智勇兼備,方為上將!”
“這薛仁貴空有勇武,卻沉迷風水相術,若非家有賢妻,定蹉跎一生。”
“見識淺顯,須修兵法以彌不足。”
一君一臣俱是名將,麵對如此好苗子,各不相讓。
甘露殿一時間沉默了下來,圍觀的一群人互相使眼色,滿臉的興致盎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