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劉巴的天分(1 / 2)

“這弩種類竟如此之多?”

李世民看著稀奇古怪的弩機樣式大感新奇,然後就想起來了最愛的武器:

“不知後世之弓,有何變化?”

從私心裡,李世民覺得兒子武舉的選拔標準很可能跟自己有關。

因為如今百騎司的選拔就是如此,可以不會用刀劍,但必須能開強弓,善騎馬,會騎射。

至於百騎司的選拔標準當然也是李世民自己定的。

這被詬病的武舉標準對李世民來說隻能算提個醒,因為本來就不打算按照此類標準去選拔武將。

他李世民和李靖都再清楚不過了,單單力氣大有啥用?

至多也就是有一點分歧,比如李世民更強調臨陣時對戰機的把控,李靖更側重於對軍略的製定。

但總之,此時看到弩機這多種多樣的變化,他心裡對後世弓能變成何樣萬分好奇。

於是李世民求助的眼神遞到了在場唯一將作監那裡:

“立德可能依此製新弓?”

此時閻立德已經忙的根本沒有空暇去敷衍大唐皇帝,因此隻能遞了愛莫能助的眼神。

李世民這才看到閻家兄弟正畫筆不停,力求將那些展示的弩機一一抄錄。

李靖倒是寬慰道:

“按此所比,如今我唐弩機不過是腹弩,略顯簡陋。”

“此般諸圖,不啻於急援。”

杜如晦也湊了過來:

“大家,相較於這弩機種種製法,正如《淮南子》所言乞火不若取燧一般,還是仿後世科學之法更為重要。”

“如後世所說,弩機之演化皆為避其短,此言洞若觀火,因此亦能言,育馬皆為養其長。”

“簡單之見,直指要害,這或便是科學舉事之法。”

李世民對這些言語向來聽得進去,此時聽杜如晦一說,也不由得頻頻點頭,然後問道:

“依克明之見,如何仿這科學?”

後世之強他是看得見的,但問題至今也沒真正見到物理學科學的典籍是個什麼樣子,因此也是有點茫然。

對此杜如晦一笑:

“後世早有言,算學地位尤逾科學。”

“陛下若開科舉,請並重算學。”

……

成都府衙,劉備一看到那被標注絞輪弩的東西就笑:

“這不是黃夫人弩嗎?”

孔明嘿嘿一笑:

“還是略有不同的,但內裡想法頗為近似。”

孔明對這東西自也是並不陌生。

得自後世的八牛弩便是以絞輪上力,這東西與圓車的相性實在太佳,因此最終巨舟上的船用巨弩就是多個絞輪聯動,由人蹬車上弦。

荊襄之戰前孔明還與夫人通信聊過將八牛弩縮小的問題。

最終因為變小後,弩弓臂太容易被複合三弓拉斷了,隻能作罷。

但裝在手持弩上的絞輪倒是保留了下來,這類特製弓的力量更大,但相應的上絞輪要耗時久一點。

夫人來信說優點是這東西用起來更簡單,完全可以三人一組帶三張絞輪弩,兩個人隻管上弦,一個人隻管射擊。

隻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強弩弦材質以及絞輪價格著實不便宜,若是要列裝一個小隊,價格都快趕上騎兵了。

而如果再算算日常的維護費用,比騎兵還要貴三分……

因此孔明拿到後研究了一段時間,選擇重新將較貴的絞輪重新拆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