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劫了魯母迫使魯肅跟隨入海,是在正月初。
而在沿海漂到番禺時,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
魯肅和甘寧在船上也做出了一個粗糙的計劃:
先去蒼梧郡,以諸葛軍師舊友的關係搭上線。
然後看看局勢,是要走牂柯道入蜀,還是過江陵入蜀。
魯肅如今因為母親的關係還是選擇了與自己和解,但並不意味著便能毫無芥蒂的投於劉備。
一番商議後魯肅打算帶著母親先與興霸一起返回臨江,在興霸的故鄉小住一段時間,之後再考慮去留。
在這種情況下以孔明舊友的身份去與蒼梧郡搭上線就比較合適。
而且這也算不得作假,魯肅常與孔明書信來往,說是舊友也完全沒錯。
不過在船上商議的時候,甘寧看的就相當明白:
“如今天下之大,能容子敬安身者,唯有玄德公處。”
對此魯肅也唯有沉默,如今早已不是諸侯並起之時,觀如今之局勢也能知曉,這天下重歸一統恐怕也不遠矣,能擇之為棲身之地者,不過一二。
不過魯肅倒是反問道:
“既然如此,興霸何不投於玄德公處?”
甘寧哼了一聲,不作言語。
這般態度讓魯肅抿嘴一笑,樂嗬嗬不再言語。
但魯肅清楚,其內裡原因清楚得很,甘寧亦有自己的驕傲,若是投於玄德公反受兒子甘瑰蔭庇,他如何能夠接受?
但他並非是會取笑人的性子,因此隻是笑笑,還主動換了個話題:
“興霸不妨做好要走牂柯道的準備。”
甘寧也知道,他們這一行最佳的路線應該是從番禺去蒼梧,再順湘水北上入江水,之後沿著江水走夷陵道返回故鄉臨江縣。
但……從江東離開時的態勢甘寧也看在眼裡,大軍集結必然不可能隻是聚起來空耗糧草。
“呂子明誌守江東,劃江而治。”
“如此籌謀,定然是鎖江陵隔斷荊州,同時大軍俱發速取荊南。”
如今跳出局外,雖然飄在海上什麼消息來源都沒,但魯肅還是精準推測出了局勢。
畢竟江東的情況,孫侯的脾性,呂蒙的籌謀這些他都清楚。
這種情況下江東的戰略對魯肅來說幾乎是透明的。
“但……”
順著推測,魯肅倒是有點隱憂:
“荊南四郡與交州毗鄰,尤其交州的南海郡,北鄰荊南桂陽郡,東接江東廬陵郡。”
甘寧頓時便想起來了此前孫侯遣步騭往蒼梧郡一行,結果鬨了個灰頭土臉。
那如今若是開打,很難說會不會“順手”占了南海郡,試試士燮的斤兩。
若是這種情況發生的話,那他們在番禺下船幾乎約等於自投羅網。
不過仔細想了下,甘寧覺得可能性不大:
“江東水師應該都走江夏,陸軍應當是出豫章郡向西。”
“如此情況應先取荊南,必不會棄荊南而先攻南海。”
“孫侯與曹使之商談我等不知,但曹操出軍應當避北方之嚴寒,最早也要二月方能動身了。”
根據這個時間,甘寧掐著指頭算道:
“荊南水係複雜,郡縣遠僻且有雜蠻,即便劉皇叔對荊南疏於防備,江東想要儘獲也須十日。”
“故而若對南海郡用兵,最快也要開戰的半月之後了。”
魯肅這才心下稍安,這些事情他當然也是能想通的,隻是如今身處海上,完全陌生的環境讓他心裡有些許煩躁。
不過聽著甘寧井井有條的分析,魯肅心中也是暗歎:
興霸之才,他與公瑾俱知,而在公瑾逝去之後,在呂子明口中興霸便成了鬥將一名,實在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