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小年(2 / 2)

即便一戶僅有一豕一羊,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下便是近乎十億牲畜,且後世疆域較之盛唐猶有縮減,如何能養得下?

皇後久居深宮故而不知,李世民領軍次數已不可記,更明白如此也覺得此等人口數目已多至不可想象。

而且那後世還要搞什麼勞什子環保,還要退耕還林?

故而李世民覺得,此等人口下,能令一戶之民,一月知肉味一次,便算得上大治之盛世,也足以見科學之威。

隻不過沒想到,當時沒爭論出結果的一個閒談,會在此時被一句不經意的話揭示出勝負。

長孫皇後眼底儘是笑意,看著李世民笑道:

“陛下如今知曉,何謂冠絕五千年之盛世否?”

不過相較於皇帝皇後兩人的私下討論,魏征才可稱得上振聾發聵。

雖然天下儒者並非儘是齊國之腐儒,但崇古尊禮是基本都少不了的,每每勸諫必言三皇之治世,次次傷懷必盼五帝之大同。

因此如今聽聞後世大喇喇的宣布彼時乃是華夏五千年來之冠絕之世,出身山東尚儒的魏征便尤其的難以接受。

但是從私心上來說,魏征也明白這後輩說的是事實。

畢竟再怎麼崇古他也知道,今唐之鐵鑄農具,三皇五帝時皆無,後世所歎的幾十種糧果雜成之粥還嫌棄難以下咽,即便是聖王聽聞亦不可想。

此前一直奉誠的教條忽然被難以置疑的事實擊了粉碎,魏征頓時滿臉茫然,喃喃自問:

“莫非自從周以來,新朝總是勝舊朝?”

“這倒也未必……”

杜如晦幽幽道:

“畢竟唐後尤有弱宋,尤有那閉關鎖國之清。”

魏征頓時沒話說了,腦袋中也愈發混亂。

【以如今來看,臘八因為距離年關太遠的關係,節日氛圍確實在逐漸淡化。

一般來說,不管是那個傳唱度頗廣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的《忙年歌》,還是南北方的民間習俗,都更習慣將小年作為這一整個節日的開端。

而這個小年的儀式,更確切的說便是祭灶神。

這同樣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習俗,最早的開端是夏朝,隻不過當時的祭灶頗為麻煩,每月一次,後來簡化成了每季一次,到了漢朝乾脆就變成了更省事兒的一年一次。

灶神屬五家神之一,不過論語中有記載春秋時衛國王孫賈“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感歎,可見至少在那時,五家神當中灶神的地位便已在顯著提升。

如今我們熟知的祭灶神的流程大約形成於南北朝和隋,會以糖瓜之類的粘牙物讓灶神嘴甜,還要紮草馬作為灶神的坐騎,將這兩者一起燒掉便是送灶神謂祭灶。

而等到大年初一再將新的灶神畫像貼到灶台上,這便是請灶。

從祭灶開始到重新請灶的這幾天,古人便認為家中沒有灶神的監督,可以放心的暴飲暴食、聚眾玩耍等等,這也是古代過年歡慶的雛形。

這個習俗流傳至今,唯一有所變化的是小年祭灶的時間。

最初祭灶神的時間是臘月二十四,不過從清朝的雍正時期開始,皇家為了圖省事兒,便乾脆在臘月二十三祭眾神時,將次日的灶神一起拜祭了,上行下效之下,北方的小年時間就變成了臘月二十三。

而當時的南方遠離政治中心,並不需要這一套上行下效,故而至今保留了二十四小年祭灶的傳統。】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