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此刻身邊並無其他文武勳貴,或是吃的高興了點,或是多飲了三五盞酒的緣故,李靖也失了兩分矜持,低頭嘿嘿笑道:
“或是因為……陛下想到了他亦餘壽十七載吧。”
裴行儉頓時想要給自己一巴掌!
好端端的沒事兒問這個乾嘛?
他倒是一點都沒懷疑這個說法的真實性,畢竟這可是師父,既沒必要也不可能騙自己。
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從連戰連捷之態,地圖精準之勢,恐怕陛下和師父真有不少不便言說之事?
而對師父的隨口一問,直至第二天裴行儉起床洗漱過後到了弘文館都還在後悔。
畢竟這東西就算知道了也一點用都沒,憑空擔驚受怕,而且根據師父所說如已作不得準。
但若是自己一個沒管住嘴傳到了陛下耳朵裡……裴行儉覺得老裴家怕不是要在他這一代無了。
就這般神色恍惚之間門檻差點沒踩好頓了一個趔趄,關鍵時刻一個臂膀扶住了他。
拍了拍胸口裴行儉舒了一口氣,然後一扭頭想要道謝便看到了一張不算陌生的臉,登時便不由自主道:
“我可沒說陛下……”
比腦袋更快的是裴行儉的手,精準捏住了嘴唇之後對著眼前的李承乾尷尬笑了一下。
李承乾不以為意,笑道:
“看來守約昨日慶祝頗為儘興。”
裴行儉揉了揉臉順坡下驢道:
“借代國公之勝於陛下麵前唱名,頗有放浪形骸之態,宜當自省。”
李承乾了然,於是乾脆指了指身旁的連廊道:
“寡人聽聞守約以十三之歲齒,赴青海為國戰,恨不能同往也。”
“今既相見,不若與寡人述說一二?”
裴行儉對弘文館很是熟悉,知道那邊有個小花園,平時這裡的王孫子弟學習累了多會過去遊玩嬉戲以放鬆。
太子殿下名義上也屬弘文館的學生,故而不定時會過來,彼時裴行儉因能寫得一手還不錯的書法,在弘文館頗有名氣,故而與太子雖說不上熟悉,但也絕不算陌生。
太子相請自無不可,裴行儉點點頭與李承乾相伴著說此前之戰。
先是說了自己如何不耐涼州寒冷的窘態,又說涼州飯食難以下咽,青海之景,雜胡之狡詐,唐軍之強盛各自選了一些說了說。
李承乾認真傾聽,時不時點頭,間或問問這吐穀渾與突厥人有何不同,這倒是引得裴行儉有些好奇了:
“殿下竟對胡人如此感興趣?”
李承乾噙著笑意點點頭,笑容中有一些自得以及一些難以掩飾的期待:
“畢竟突厥乃我唐之敵也,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
裴行儉沉默著點點頭,又與太子說了會兒話之後便各自分開。
他要去弘文館藏書之中找尋一些古籍,看有沒有能與昨日驚鴻一瞥的甘露殿中地圖相對應的地方。
另外便是著重找找“地球”二字,看是否有記載。
這不經意的兩字還是今天起床才忽然想起來的,但可惜師父已經以勞累為名閉門謝客,想要再見須半月之後了。
扭身走之前,裴行儉還是下意識擰著眉頭瞥了太子殿下身後的女童一眼。
看其裝束似是東宮的同歲女伴當,裴行儉反倒是隱隱覺得這女童雖一言未發,但方才所談她皆懂,而且似多有思考,頗有聰慧之色。
嗯,畢竟他也曾有神童之稱的,這點兒上絕不會看錯。
現在再遠觀離去時看其態勢也並不以下人自居……不過這管自己什麼事兒?
搖搖頭一邊回身走一邊習慣性的思考。
太子的問詢……臉上那難以掩飾的雀躍之色……言語間對西域不加掩飾的好奇……以及昨日師父的突然決定,以及……
“三十六國躍馬揚鞭,突厥汗國辟草牧羊”
裴行儉搖搖頭得出了一個自覺很大膽的猜測:
“陛下欲令太子領軍,征西域?”
被自己念頭嚇了一跳,但裴行儉越想反倒是越可能。
宿將靖海,青將開邊,這是如今再明顯不過的態勢。
而如今大唐有驍騎有悍卒有無堅不摧之火藥軍械,再輔以薛蘇這等猛將,西域能稱敵者唯西突厥。
青海戰場上裴行儉沒法臨陣,但從將士們的轉述也聽得明明白白。
薛仁貴臨陣的弓馬之勇,頗似聖上且有禦賜寶弓。
蘇定方衝陣奇襲似鬼魅,指揮驍騎之嫻熟似師父。
也難怪師父滅了吐穀渾之後便請學海師鎮南海,恐怕也是覺得這西域沒啥意思了……
這等情況下,將西域比作禁苑獵場也不算過分,讓陛下的親子進去騎騎小馬砍砍人,或也是一個培養儲君的方法。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今太子與他同歲,陛下此舉未免有操之過急之嫌,難道是怕自己餘壽命十七載難改……呸呸呸!
裴行儉將這個念頭努力從腦海中丟出去,隨即便想起來太子與自己同歲。
等等,自己開唐所未有,十二三歲隨軍征青海,莫非也是陛下培養太子的一環?
裴行儉忽然也很想跟師父稟報一下,自放朱崖同鎮南海算了……
在西域要跟薛蘇還有太子擠在一起,有生以來頭一遭,裴行儉感覺這西域有點太小了。
李承乾與裴行儉分彆之後,一路上步伐稍顯輕快。
等入了宮城之後,身後的侍女上前,從落後太子兩個身位變成了落後半肩,旁邊的內侍也見怪不怪,但聽此女脆生生問道:
“殿下真要去西域了?”
李承乾努力抑製著臉上的笑意道:
“自須陛下定奪,但……”
說起來之後李承乾臉上便多了一些憧憬之色:
“父親說的沒錯,他在馬上定天下,而如今要鑄盛唐,為人君者如何能畏戰而自安?”
“父為天下君,吾亦當天下少年君也。”
女童臉上有點糾結:
“可……若是去了西域,是不是要死好些人?殿下也會有危險。”
如今正經談論起來這個未定之事,李承乾臉上也少了幾分雀躍,多了兩分堅定:
“何有不流血之定天下?”
“危險何足道哉,唐既有吾父般上將,自也有勇戰之儲君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