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雖然掛帥,但實際上各部將領都是直接聽命於遠在汴梁的欽宗,宋軍雖然勢大但因為要往來汴梁傳遞消息且互不統屬,皆反應遲鈍且各自為戰。
由文字想象的畫麵讓劉翰的身體有些發抖,胃部都痙攣了起來,他下意識弓腰,然後目光掃過了官家的臉頰。
北宋亡國之醜史之少有,用詞再多也難述其一二,所以不如簡記一二。
……
太原之戰可謂是宋朝的垂死掙紮一擊,隻不過這一擊分外無力。
整場戰役北宋朝廷救援了太原兩次。
汴梁殿中,尚藥奉禦劉翰即便再不通軍事,但也還是能看明白那簡單的國境變化的,驟然聞聽這等關乎身家之事,劉翰不由自主身體委頓了下去。
戍卒何在?出身河北的劉備雖隔千年亦覺心如刀絞。
殺人如刈麻,臭聞數百裡…
“幽州至陳留……一千五百餘裡,一月而至。“
其中行進速度反而是次要的,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深入敵境之餘還能完成包圍其京都的舉措。
對趙匡胤所言,趙普不失時機讚道:“官家所言,通透在理!”
糧草何來?隻需想想就讓人頓覺不寒而栗。
當時的台諫官就上表過,認為李綱“不知軍旅,將兵必敗”,且非常直白的說李綱掛帥乃是“為大臣所陷”,“不宜遣”。
在政鬥傾軋下,李綱被迫掛帥組織第二次太原之戰,但實際上李綱雖然戰心可嘉,但在軍事上確實才能平平。
婦女分入大家…十人九娼…身命亦亡…
“但凡各州縣有所阻攔,也不至於……”
伸出手在上麵比了一下,根據最近所學的簡單算學辦法劉備也估了出來:
太原之戰的第一次救援宋軍處於優勢作戰,但最終依然慘敗,種師中之死基本已經注定了北宋的覆滅,因為後麵的士大夫們又鬨將起來了。
公允的說,劉備此前與幾位軍師私下討論過,無論是孔明還是龐統,甚至那言明隻說“光幕及治學諸事”的魯子敬,也都認為這北宋的製度底子有不少值得借鑒之處。
河北三鎮的軍民皆選擇拒絕接受天使帶來的詔命,決意抗爭。
開封被圍之後,郭京下令大開城門用根據生辰八字選出的“六甲兵”出戰,城遂破,國遂亡。
明朝《永樂大典》記:靖康之變,恥莫大焉。】
【北宋的亡國之戰並沒有多麼蕩氣回腸。
趙普下意識要將其扶起來,對上的是劉翰發紅的雙眼:
“趙公,俺後人可是遭了這恥變不是?”
“兄長,這科舉當真乃是興國利民之製?”
就連劉翰也是點頭讚同,他雖不知軍國大事,但如官家以豺狼作比哪還能不懂?
欽宗皇後不堪折辱,留詞辭世:
昔居天上兮珠宮玉闕,今入草莽兮事何可說。屈身辱誌兮恨何時雪,誓速歸泉下兮此愁可絕。
州府鄉間的獵戶隻見過以陷阱弓弩滅豺狼的,可從未見過喂飽了豺狼而不來犯的。
此等事情劉備委實不知該如何評價。
“趙炅既喜祥瑞,那便將他那宅院改寺廟,俺做主給寫一張度牒,好日日吃齋念經勿要為禍旁人。”
趙普躬身受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