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三呼渡河遺恨(2 / 2)

這趙宋興文治多讀書人,但緣何仁人義士竟十不存一?

劉備拍著大腿搖頭:

“北伐,北伐,無怪乎這嶽飛獨愛諸葛丞相也。”

說罷劉備與孔明默契對視一眼,眼中都漾起了一分笑意。

笑意一觸即收,很快變成對千百年後漢人百姓的掛念與痛惜,劉備更是毫不避諱罵了一句:

“天子為賊,既決意偏安,則南宋之局不過慢死而已。”

【嶽飛白身北上直奔大名府,這裡是李綱所設的河北招撫司所在,也是當時的抗金最前線。

靠著此前的勇武之名以及年輕時讀書所積累的學識,嶽飛與招撫使張所可謂是一拍即合。

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張所對嶽飛相當倚重毫不避諱的一路提拔,你有斬獲我就給升遷賞賜,短短數月就從白身擢升修武郎,又任招撫司中軍統領,很快又提拔為中軍統製,基本上就是張所的副手,可謂榮寵備至。

明明看起來很順利,但後來嶽飛回想起來這段時光,用的形容詞是“狼狽羈旅”,為啥?

當然是趙構又作妖了唄。

北宋末年的李綱與宗澤可謂是一文一武兩大中流砥柱,宗澤死守開封,李綱則是憑借一己之力給趙構“方略成個朝廷模樣”。

然後趙構毫不猶豫以“李綱孩視朕”為名將其罷黜。

這事兒其實也怨不了李綱,畢竟就趙構這個弱智模樣,不管誰看都難免有孩視之嫌。

但總之,李綱被罷黜也難免引得當時的南宋震動,很快有太學生和一個江西籍的進士上表為李綱喊冤,並說趙構親信的都是國家奸佞。

不太巧的是,江西進士的歐陽澈的言辭激烈了一些,奏表當中還毫不客氣指出了趙構“宮禁燕樂事”,希望趙構能修身當個明君。

歐陽澈這裡指責的是趙構還是康王的時候“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

但不巧的是,趙構一路南逃途中還不忘趁火打劫“采買童女”,這件事在應天府引起不少臣子非議,於是踢走了李綱的趙構開始毫不猶豫的享受當皇帝的特權。

上表的太學生和歐陽澈兩人都被直接拉到了應天府街頭,當街斬首。

這個舉動非常弱智,被直接解讀為打壓以李綱為首的主戰派,直接引爆了當時異常脆弱的時局,主和派開始公然抬頭。

人亡政息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尤其牽涉到當時主和主戰分歧的情況下,提拔嶽飛的張所是被李綱提拔起來的,因此不出預料也被連帶,免職貶黜流放一條龍。

不過張所可稱豪傑:他在知曉將遭不測的情況下,依舊派出了王彥領兵按照原定計劃出征收複衛州,好緩解開封的壓力保留抗金火種,隨後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十月,王彥掛帥偕同裨將嶽飛收複衛州,取得南宋抗金第一次大捷。

同月,張所被流放嶺南途中,遭流匪殺害。

同月,河北招撫司被裁撤,王彥嶽飛成了孤軍,轉戰了一段時間之後兩人先後投了宗澤共同保衛開封。

公元1128年上半年或許是老將宗澤心情最為寬慰的時候:

猛將嶽飛於滑州城附近胙城縣、黑龍潭、官橋等地連戰連捷,大大緩解了開封府的壓力。

義軍王彥偕萬餘精兵來到開封府駐守滑縣,大大增加了開封府防衛力量。

在河北常山一帶組織起來義軍的馬擴也親身趕赴開封,與宗澤、王彥、嶽飛,共同製定了北伐計劃。

但可惜的是,這份計劃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取得趙構的支持,而趙構什麼貨色眾所周知。

北伐計劃在四月就已經製定好,但宗澤一直催到七月,趙構依然還不表態。

這位花甲之年挺身抗金的老人最終隻能徒留三聲“過河”,含恨離世。】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