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影的不樂意,並非耍性子,而是因為這王玉林真的很渣,這是看過《碧玉簪》的所有人的共識!
《碧玉簪》的戲文在南方很受歡迎,無論官宦還是平民家的夫郎們都是百看不厭的。顧影小時候跟著爹爹出去玩,看過不少戲文,對這出戲最是熟悉。
這出戲大概是講,才子王玉林在大婚當晚,撿到夫郎李秀英的一根碧玉簪,懷疑秀英私通。她完全不經查證,就對秀英冷嘲熱諷,又打又罵。秀英不知緣由,抑鬱成疾,險些喪命。
後來秀英雙親介入,查明了秀英是被人陷害,秀英對玉林失望透頂,要與玉林絕婚。玉林考中狀元之後,身披紅袍,手捧鳳冠來李家道歉,所有人都當場原諒了這個人渣。
顧影現在想想,還覺得很奇怪:這怎麼就能原諒呢?
雖然公爹陸氏對秀英確實不錯,但是在大家去送鳳冠的時候,陸氏也是一力在勸秀英原諒玉林的。
顧影覺得,若是真的對秀英好,不是應該給他自由嗎?為什麼所有人都要把王玉林的錯轉嫁給李秀英?好像他不原諒,不接過那頂鳳冠,就是不識抬舉了一般。
可那李秀英,他自己是真心原諒嗎?
顧影不知道。
因為不同的戲班,有不同的演繹。有的戲伶演得嬌羞,有的戲伶演得無奈,有的戲伶演得決絕。可是到了劇情最後,千變萬化的李秀英終究要一成不變地原諒王玉林。
王家很滿意,李家很滿意,看戲的夫郎們也很滿意。
但到了現在,當顧影自己站在這出戲裡,用跳出來的眼光看這件事的時候,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錯已鑄成,道歉頂什麼用啊?
無情仙顯然聽到了她的心聲,在一邊說著風涼話:“哦,怎麼?你連這麼簡單的戲都不會演嗎?”
誰說不會?顧影懶得辯解。
無情仙又刺激她:“那麼,就是不敢麵對咯?”
有何不敢?顧影輕輕哼了一聲。
無情仙還在激將:“我知道你早就對這出戲文有很多不滿。既然如此,你又為什麼不用自己的方法試試?來都來了,就體驗到底咯?”
“囉嗦。”顧影終於回應。
無情仙得逞地笑了,笑聲輕輕的,好像就剛從耳邊掠過。顧影克製住繁雜的思緒,心裡覺得無情仙所說也有點道理。
這麼想著,很快有了個主意。
眼看一家人馬上就要出門,她就趕緊拉住了管家王富,吩咐道:“富姑姑,給我再帶上一套家常衣裳。”
陸氏在旁聽到,轉頭來笑道:“阿林放心,儂身上的狀元衣裳是給親家母親家公看個喜慶的,用宴穿的衣裳,爹爹早就準備好了,儂不用操心了,快走吧。”
顧影還記得,戲中的王玉林不過十八歲上下,還是個不成熟的孩子呢。於是立刻進入角色,做出一副撒嬌的情態,上前拉住陸氏的衣袖晃來晃去:“爹爹,這些禮服好沉,穿著不舒服嘛,孩兒還想拿一套從前穿的。喏,就是上學堂時穿的那套舊的書生衫。”
“儂拿那個做啥?”陸氏疑惑。
“爹爹,拿嘛,拿嘛。”顧影拉著陸氏的袖子,特彆賣力地晃。
她很確定,以陸氏對王玉林的嬌慣,這種無關痛癢的小事,他必然會妥協的。
果然,陸氏被她拽來拽去幾下,很快就脫口而出:“好咯好咯!哎呀!王富快去拿來給她!小妮子勿要晃哉!”
“謝謝爹爹!”顧影眉開眼笑。
她特彆殷勤地侍奉,又是給陸氏扶著走,又是給陸氏掀轎簾的,跑前跑後,撒嬌賣好。搞得陸氏又是歡喜,又是自豪,沒有深究她要那衣裳做什麼,喜滋滋地入了轎。
//
到了李府,王家三口下馬落轎,遞了拜帖。
狀元登門這麼大的事,原是打過招呼,雙方意下都明鏡似的,遞拜帖不過是做做樣子。沒多會,李家正門大開,吏部尚書李夫人和郎君顧氏穿戴齊整,雙雙出來迎接親家。
按照以前看過的戲文來演,王玉林隻要跟著大家一起走到堂上,等顧氏派人喚出秀英,借著送鳳冠的機會,向嶽母跪一跪就算道歉了。而顧影誓要把十分誠懇態度做出十二分,讓李家無可挑剔。
她把心一橫,上前幾步,叫一聲:“兒媳拜見嶽母大人!”就在門口跪了下去,深深行禮。
“哎喲,這是怎麼說的?新科狀元上門,就對老婦行這麼大的禮?”李夫人語調上揚,邊說邊笑,喜氣掩不住地擴散開來,“李興,還愣著乾什麼,快帶人把少夫人扶起來!”
這聲少夫人,等於當眾表明李家態度,依然要維持這門親事。王夫人和陸氏終於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顧影還有後話。她眼睛餘光看到兩邊有人靠近,急忙一拂袖子:“慢著。”
管家李興為表尊重,是親手來扶她的,不料剛伸一手就被拂袖,不明所以,又在口頭上提點:“狀元娘子,夫人這是疼惜你呢,快起來吧。”
顧影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