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錯失佳人(2 / 2)

辦事 大川壩老奐 3513 字 10個月前

孟學智有點飄飄然,自以為是黃岩一中語文教學權威,頭抬得很高。他對代副課的老師漠然視之,對低年級代課老師趾高氣揚,與班主任、年級組長很少交流,自以為是,唯我獨尊。他向教導主任、校長不願彙報工作,耍名校畢業派頭,妄自尊大。

孟學智認為,在黃岩一中這樣的以教學為主的業務單位,教學是第一位的,高考成績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考入大專院校的人數,特彆是重點大學的錄取人數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取得這些成績的關鍵在老師,在於學校要有各學科的名教師。自己就是黃岩一中語文課的代表,是學校語文和語言文字方麵的專家,在語文教學上有絕對權威。

孟學智不僅隨意修改學校語文教學計劃,不按教學計劃授課,對學校教育教學方麵的機製和教學大綱也提出質疑,不能很好地貫徹執行學校教學規程。學校教導主任安排的工作,如果符合他的教學思路,孟學智就執行;與他的教學理念相違背的指令,孟學智非但不理不睬,還當麵頂撞教導主任,與其據理力爭。教導主任往往理窮詞虧,說服不了對方。

學校中層領導指揮不動孟學智,而有些工作又離不開孟學智,就推給校長去安排。對蒙楚安排給自己的工作,在職責範圍以內的事,孟學智落實的非常好;對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工作,孟學智要麼當麵推卻,不給校長麵子;要麼敷衍塞則,無果而終。對八小時以內的工作,孟學智儘職儘責完成;對其他時間安排的事情,孟學智就天經地義的討要加班費,弄得校長很沒麵子。

孟學智尊崇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師信條,對學校集體活動不甚熱情,對社會上的事漠不關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教聖賢書。受經濟條件所限,對同事朋友紅白喜事很少參加,對同學同事組織的活動極少參與,一心撲在工作上,對教學業務一絲不苟,對其它事務不管不問,做事涇渭分明,堅持原則,精益求精。他就像是一群白天鵝裡的一隻黑天鵝,不合群地存在著。他在全校語文教學上有撼不動的地位,他也有老學究般的古板傲氣,讓黃岩一中的領導和師生們敬而遠之。

中國的知識分子多有士大夫情結,名校畢業的孟學智也不列外,他當然不滿足於充當業務尖子。在黃岩一中這片教學領地裡,已獲得名譽的孟學智更想擁有權力地位。他計劃用六七年時間,當上黃岩一中校長。再以校長為支點,轉行步入政界,在更廣闊的空間裡指點一域,叱吒風雲。

孟學智認為,要取得校長職位進而博取行政領導的途徑就是實乾,就是實績,有為才有位。

孟學智有這樣的資本和能力。他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中文係,這麼響亮的文憑,這樣誘人的專業,不要說在教育係統,就是在黃岩全縣也是不多的,畢竟恢複高考不足十年,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各行各業亟需人才。

按照人才類彆劃分,孟學智應屬於黃岩縣急需緊缺人才,他所學專業在許多領域都有用,是乾部隊伍裡的“香餑餑”。

孟學智文才好,口才好,教學好,有能力,有思路,無論在哪個行業工作,隻要熟悉單位部門情況,鍛煉時日,就會成為該部門的筆杆子,實乾家,演說家,自然而然成長為領導。

說孟學智有野心也罷,有遠大理想也罷,他就遵循著自己設計的路線圖工作著。孟學智不管彆人怎樣看待自己,自認為隻要自己業務第一,教學成績顯著,學校裡的有些職位非他莫屬。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已在黃岩一中工作兩年多時間,成為學校語文教學頂梁柱的他,竟然連高二、高三年級組組長都未當上。學校將這一職位給了金州師範學校畢業的語文老師趙於南,這是一位在語文教學上毫無建樹的中專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