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這話,法正神情大振,頓時來了精神,拱手恭維道:“就是以戰促和……”
“以戰促和?”
從側的諸葛亮,黃權默默念叨一番,片刻後也仿佛是都恍然大悟。
不過他們都並未搶掉法正的風頭,而是目光移向他的身軀上,眼神裡透著笑意與期許。
“咱們並不需要主動跟江東講和,大王可按原計劃率眾東下荊州增援,隻要軍事壓力給足江東,孫權自會主動派人來向我方請和的。”
“到那時,是戰是和的主動權就握於我方手上,豈不美哉?”
法正偏頭瞥了一眼見諸葛亮與黃權都明白了他的謀劃而滿懷笑意,他遂也不做猶豫,拱手深度的解釋道。
“孝直此以戰促和之策,甚合孤意。”
漢中王劉備見狀,麵上頓時神色堅毅揮手道:
“按原計劃行事,孤親提兵馬奔赴江陵主導諸事。”
說罷,他又側目望著三人吩咐道:“孝直,公衡速速回去準備行裝咱們即日啟程。”
“遵命,”
法正,黃權二人迅速拱手領命退下。
待倆人背影逐漸消失於府中,劉備遂才一臉鄭重的起身緩緩行至諸葛亮身前,目光如炬,緊緊握著其雙手道:
“孔明,孤離開成都後,後方軍政等一應事務都得你一力裁決了。”
“亮必不辜負大王的期望。”
諸葛亮見狀,神色鄭重的手執著鵝毛羽扇高聲回應道。
“那就好,後方就拜托孔明了。”
劉備麵色間流露喜色,君臣二人也予以告彆道。
半響功夫後,眾人於成都城外的軍營內相聚。
劉備身披著火紅色的戰袍,腰佩著雌雄雙股劍,威風凜凜的出現於將台上。
左側簇擁著隨軍謀臣法正與黃權,右側立著要率部跟隨東下的荊州舊將傅肜,馮習,張南等將。
側邊還有軍師諸葛亮率眾文武群臣前來相送。
望著將台下眾將士軍容齊整,列陣嚴謹,甲胄林立,伴隨著冬日的暖陽光線灑落在整齊劃一的甲胄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整個軍陣看起來仿佛更是威嚴而肅穆。
一眼掃過,見眾將士軍心可用,漢中王劉備高挺著身子,麵色頗為莊重的高呼道:
“將士們,想來汝等都已經知曉荊州方麵的變故了吧?”
“稟告大王,吾等已知,”
“江東賊子覬覦我荊州之心不死,當痛擊!”
“此番在下定要多殺吳賊震懾賊眾不敢再生異心。”
隨著一語吐落,軍陣中頓時便響起了一陣陣的高喝聲。
隻見眾士卒麵上無不是浮現著鬥誌昂揚,義憤填膺之色。
此番他安排東下增援的兵馬本就是當初從荊州調入蜀中的兵馬。
這些兵將幾乎都是荊州籍,如今聽聞家園遭受江東偷襲,他們心下又豈會不藏有怒火?
“好,此番孤與諸位將士一起東下,痛擊吳兵。”
劉備喜上眉梢,揮手高喝道。
“大王聖明,大王聖明……”
緊隨著,四周方圓之地似乎都響起了震動聲。
此皆是軍中士卒齊聲呐喊所爆發出來的喝聲,似是響徹雲霄一般。
“好,大軍出發!”
待眾將士士氣攀升至頂點後,劉備瞅準時機,拔出腰間的利劍高舉下令道。
王令一出,眾將相繼退至軍中,領部出營往江邊碼頭奔去。
下達了指令,臨行以前,劉備遂才收劍回鞘,將目光移往一側的諸葛亮等群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