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夏收視察一(1 / 2)

哈蘭德領主 林泉隱士 6855 字 2024-04-08

李察返回領地後,時間已經進入了六月上旬。

三月份東進狩獵,返回之時盛夏已經來臨。

今年秋季有二十四萬契約奴約滿到期,他們已經為哈蘭德領服務了四年多時間,在春季被李察提前赦免為自由民,加上今年的二十四萬自由民,哈蘭德領自由民將會達到六十八萬人。

一個自由民分六畝荒田,再加上今年官辦農場的開荒任務,今年需要開荒二百萬畝耕田,對哈蘭德領九十多萬契約奴來說,任務是非常重的。

畢竟青壯年契約奴隻有六十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搞基建,放牧,去工廠做工,真正能夠參加開荒的,隻有大約三十六萬人。

平均每個人開墾五畝多的荒地,並不是輕鬆的事情。

開荒需要砍樹,需要挖掘樹根,需要修水渠,需要撿石頭,需要將沼澤地填平,就算有大牲口幫助,也是強體力勞動。

根據領地農業部門的統計,開墾一畝荒地哪怕是用大牲口,也需要八個半人工。這還是在平原地區開荒,去山上修建梯田,光砍樹挖樹根就要幾十個工,修築梯田同樣不輕鬆。

哈蘭德領現在地廣人稀,還不需要修梯田,這次開墾的農田主要在塔尼特河穀,伊姆河河穀,格羅塔河兩岸地區,沼澤盆地,洛薩盆地,格雷福森也開荒了一部分。

為了完成開荒任務,羅格找到了領地駐軍,希望領地駐軍能承擔一部分開荒任務。

哈蘭德領地的體製,槍杆子幾乎完全掌握在李察手中。

市政廳唯一能影響的隻有二線部隊城防軍,就算是城防軍跨區域調動都需要李察批準。

李察不在領地中,羅格根本無法調動駐軍。儘管斯托怕家族在哈蘭德領地影響力非常大,但是羅格的話駐軍根本不會聽。

最終羅格隻能以私人關係找到了奧黛麗,要求獅騖騎兵冒險進入狗頭人山洞附近,送來了書信說明了原委,帶回了李察調兵的手令。

算上二線的輔兵,哈蘭德領軍隊已經膨脹到七萬多人,軍隊中職業者非常多,這些人的力量遠超平民。在駐軍的幫助下,義務勞動了大半個月,今年的開荒任務才算順利完成。

開荒之後就是春耕,今年的春耕比較順利,不僅來了一場恰到好處的春雨,也沒有遭遇戰爭破壞。

最近十幾年來,對哈蘭德領的人民來說,和平已經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幸好哈蘭德領已經建立了基礎的工業,發展出了相對水平較高的魔法文明,新式武器的發明層出不窮,儘管對上獸人還不能碾壓,但是能成功守住領地。

這些年來基本上都是在境外作戰,對領地生產的破壞並不嚴重。

今年的戰鬥規模較小,前後兩次才抽調了六百餘人,對領地的影響更輕。

今年兩次戰鬥討伐傳奇巨龍,不少人立下了功勳,其中溫迪、維托已經積累了十個大功,分彆將獲封一個男爵領。

溫迪是李察一母同胞的妹妹,與其他貴族不同,李察並不情願將她的領地放在邊境。

但是將溫迪領地封在威廉堡附近又不行,因為威廉堡附近是哈蘭德領的核心。為了給後代做出榜樣,李察製定了不能分割核心領地的規矩,最終溫迪的領地封在了飛鷹堡附近。

這塊領地位於黑河兩岸,與何塞男爵領相鄰,麵積並不算很大,僅有八百多平方公裡,但是土地卻非常肥沃,超過百分之八十都是平地,可以開墾出超過百萬畝良田。領地已經有過粗淺的開發,還有四千名今年購買的奴隸劃到這塊領地中耕種。

按照格蘭特王國的政治製度,世襲貴族有非常大的獨立性,儘管溫迪是自己的封臣,但是領地內政策、法令都可以自己決定。

李察名下已經有七個封臣,製定的法律、政策都各不相同,這些封臣基本上都非常傳統,並不會給農奴分田,也沒有製定赦免自由民的法令。

封臣領地農奴同哈蘭德領自由民生活水平差距非常大,政治地位更是有天壤之彆。在哈蘭德領地中,隻要努力上進加上運氣不錯,哪怕天賦一般也有很大概率實現階層躍升。

因為與哈蘭德領靠的太近,消息會自然流通,封臣領地中逃奴問題非常盛行。

處理逃奴問題,封臣與公爵領經常有一些摩擦、矛盾。隻不過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封臣還惹不起哈蘭德領。

實際上就連舅舅索羅斯,也因為逃奴問題幾次找上了門。但是李察堅決不讓步,僅僅是送回逃奴,絕不修改哈蘭德領法令。

索羅斯在軍中多年,當然清楚赦免農奴,對領地實力有非常大的提升。

將農奴變成自由民,不僅可以提高生產積極性,讓農作物產量大幅度提升,還能提高領地在民間的威望,讓參軍的農奴們士氣大增。

哈蘭德領軍隊戰鬥力強橫,打下了十幾萬平方公裡土地,幾次重創獸人,除了新式武器發明,裝備超過獸人外,士氣高昂也是關鍵的原因。

為了維持這股高昂的士氣,李察大力提高士兵的社會地位,建立士兵撫恤保障製度,士兵榮譽獎賞製度,士兵服裝穿戴製度。還製定了赦免契約奴法令,給自由民分田收攏民心。

索羅斯是領地高層,多次參與過各種政策的討論,不可能不懂。但是他想維持達克家族壟斷地位,想世代公侯,限製下層的上升通道,想避免中下層與達克家族的競爭。

一個人哪怕非常英明,一旦觸及到自己的利益,就立刻暴跳如雷,畢竟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都要疼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