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天啟, 天啟(2 / 2)

“葉嘯鷹!”黎長青怒喝道。

“黎統領。”葉嘯鷹低喝一聲,雙刀狂舞,誰都知道,明德帝身邊最厲害的兩位高手是瑾宣大監和國師齊天塵,黎長青並不算得上厲害,葉嘯鷹的雙刀很快就將黎長青的氣勢壓了下去。

“亂臣賊子,竟意圖謀逆之事,葉嘯鷹,你可當得起陛下對你的信任?”黎長青喝道。

“勝者王,敗者寇。若想斥我,先勝了我再說!”葉嘯鷹一刀將黎長青打開。

“支援黎統帥!”忽然有一虎賁郎高喝。

所有的禁軍士兵和虎賁郎都拔出了刀,他們的先祖為了明德帝死在了平清殿前,這不是苦痛,而是榮耀!

可是忽然傳來如雷的鐵蹄聲。

緊跟著蕭淩塵和葉嘯鷹的琅琊軍已經踏入了宮城之中,如潮水一般湧來的士兵們將禁軍和虎賁郎像是鐵桶一般地圍了起來。他們終於明白了明德帝為什麼讓他們放棄抵抗。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有時候精神力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黎長青盔甲破碎,長刀脫手,跪倒在了地上。葉嘯鷹收起雙刀,騎在馬上俯視著他:“在琅琊軍麵前,你的忠誠,不值一提。”

禁軍和虎賁郎都猶豫著,騎兵已經將他們包圍著,隻要葉嘯鷹一聲令下,他們就會被踏成肉泥。

然而,何至於此呢?如果是林朝朝站在這裡,或許會十分痛心。軍人本該為了國家而戰,沙場拚殺,馬革裹屍,才是軍人最尊嚴的死法。

死在國家權力鬥爭下的軍人是不幸的,也不該。

兵革之禍,從來都是軍人,首受其害。

天啟城百裡外,不隻有林朝朝帶著的涼州衛和舊中軍。

北離上將軍程洛英帶著他的軍隊朝前奔馳著,北離上軍稱“風軍”,以其疾如風聞名,千軍萬馬瘋狂地奔馳著,眼看著那座威震天下的城池就在眼前了。

但是這支軍隊突然停了下來。

軍隊中心的程洛英勒馬而立:“為何停下來了?”

“稟將軍,斥候說前麵有軍隊。”副將答道。

“軍隊?是陳虧的下軍來彙合了嗎?他的速度應該要慢些才對。”

“不是陳虧的下軍。”有一名黑衣斥候急急忙忙地衝了過來,跑上前時還摔了一跤,“是不知哪裡來的軍隊,足有近十萬人,將我軍四麵包圍,前麵的那一路,有專門的攻城火弩和投石車,他們掛著的軍旗上麵有涼州衛的標誌。”

“涼州!?”程洛英又驚又疑,“涼州的兵怎麼會來這裡,那木老疙瘩不是最不喜歡摻和天啟的事嗎?”

他心中怪異萬分,“而且他哪來的命令,哪來的兵力和裝備,能包圍我的上軍?”

懷疑的心理勝過了畏懼,他驅馬向前準備一看究竟。

此時,周圍三方絡繹不絕地響起陣陣如雷奔一般地馬蹄聲,將整個大地都震得顫抖。

上軍慌亂幾瞬,被程洛英的怒吼壓下。

最前方,數十駕龐大宛如怪物一般的攻城車整齊排列著,前排的士兵無一不手握勁弩,弩上箭頭被火藥包裹。

這是攻打城池的利器,但也不是不能用來兩軍對壘,隻是殺雞用了牛刀而已。

軍隊為首的是一襲青衣,裹著狐裘的女子。她身側站著的兩人程洛英隻認識一個。

“木將軍,身為涼州將領私自帶兵離開轄地,按律當斬!你好大的膽子!”

先聲奪人。

“放肆!”

未曾想到,最先出聲的是會是那個青衣女子。聲音不算很大,卻帶著難以忽視的威嚴和霸氣。

“本郡主奉太祖皇帝之命調遣涼州兵馬為天啟解憂,上將軍無召無喻,帶兵私離屬地,莫不是意圖謀反?紅空白牙、倒打一耙、汙蔑老將,程洛英,你該當何罪!”

“來人,弩備!”

她的身後,無數名弓弩手箭在弦上。

程洛英急忙勒住了馬,四麵夾擊,前麵的火弩虎視眈眈,再怎麼硬的骨頭也要軟下來。

但程洛英不服氣自己被一個小女子斥罵,何況她的話如此荒謬。

“太祖皇帝仙逝幾百年,你奉哪門子的令調兵遣將?”程洛英嗤笑:“老家夥年紀大了做夢,還要一個女人站在前麵擋劍,鼠輩!”

正前方,林朝朝跨下的白馬不安分地吐著氣,她一隻手輕輕拽了拽韁繩,算是安撫。

“太祖陛下建國時設製,天下兵馬,一符統製;君臣相和,猛虎二分;一在君王,二在太尉;雙節合一,號令虎狼。”

林朝朝命人將兵符懸掛在空中,然後手中握弓,箭在弦上,那箭端之上還掛著一張兵符的拓印。

弓弦似月,“嗖”一聲尖利的破空之聲,箭擦著程洛英射在了他身後的飄揚的軍旗上。

旗杆當即斷裂,軍旗落地。

林朝朝把弓丟給士兵,十分清晰地說道:“本郡主憑手中雙節兵符,號令涼州兵馬,乃太祖陛下所定。上將程洛英一無陛下旨意,二無兵符詔令,膽敢擅自率軍叛離駐地,妄圖謀反,論罪當處極刑,滿門抄斬!”

聲如驚雷,一下一下劈在程洛英的心上。他扯過那張兵符拓印,臉色一點一點敗落下去。

聽見兵符,風軍將士紛紛瞪大了雙眼,不可置信。

但,程洛英死死抓住那張林朝朝射過來的拓印紙。又抬頭看見了高處的雙半虎兵符。

兵符,竟然是真的。太祖皇帝當年的製度多了去,這個兵符製到了北離中期因為太尉職位空虛化,之後曆代皇帝都把臣子那一份兵符收了回去。沒想到,明德帝竟然……

不對,今上沒有太尉,上一位太尉大人是林家的人,三朝元老,已經過世多年。

那麼,現在那塊兵符,在林家最後那一個人手裡。

仁川郡主。

林家的遺孤,竟然也參與了這件事。

當然,僅憑一塊鐵疙瘩是不能讓程洛英這個上將軍這麼忌憚的。他真正害怕的,是——前麵,威力巨大的火弩和攻投石車,三麵,鐵通一般把他們圍住的騎兵和步兵方陣。他已然成了困獸,成了彆人的甕中之鱉。

程洛英望著四麵不斷逼近的軍隊,心頭湧上無儘的蒼涼,是坐以待斃,還是拚死一搏?

然而,當他抬頭向前看去時,林朝朝和木老將軍已經不在陣前,隻有一個年紀和他相似的將領勒馬在前,笑嘻嘻地看著他。

本該在此攔截風軍的應該是葉若依帶領的王離天軍,但林朝朝帶領的大軍先一步到達,二人見麵是各有驚訝,但冷靜後略一合計,決定換林朝朝的大軍來攔截。

這樣不止效果、成功率、還是威懾度,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還有就是,程洛英是赤王的人,更是北離的將軍,風軍是北離的風軍,不是他蕭羽、程洛英個人的,這一點,要威懾之後再施恩,他們才能深刻記得。

北離這場禍事說不定會傳到南訣,萬一他們再起兵,風軍是北離的重要軍事力量,不能不防。

所以,林將軍留下來解決上將軍,把後半段的白臉唱下去,讓風軍刻骨銘心地記得,他們是怎麼被放過的,是林朝朝和葉若依的目的。

大軍主力部隊接著分四路,從四路城門,包圍天啟。

天啟城內,平清殿下

禁軍和虎賁軍被琅琊軍包圍,黎長青兵甲破碎,長刀斷裂,已無進攻之力。

而蕭淩塵穿著鮮紅鎧甲,提著長槍,踏著台階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著,葉嘯鷹沒有跟上去,隻有一個鐵甲覆麵的副官跟在他的身旁。他朝上麵緩緩地走著,鎧甲磨蹭著,發出森森的金屬聲。

蕭崇向前走出一步,手按在了腰間長劍之上。

“崇兒。”明德帝喚了一聲。

蕭崇搖了搖頭,對著蕭淩塵說道:“就走到那兒吧。”

蕭淩塵也真的停住了腳步,他抬起頭,望向蕭崇:“崇皇兄,你已能看到了。”

“隻是沒想到,目明之後,就看到了你起兵叛亂。”蕭崇低聲道。

蕭淩塵轉過身,望著遠處:“我沒有起兵叛亂,我隻是回到我的家。”

遠處宮門之中,又有一隊人馬行了進來。他們騎著白馬,穿著白色的鎧甲,額間綁著白布。北離隻有一支軍隊會有這樣的裝扮。

守陵王軍。

先皇的那份龍封卷軸,要登場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