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孤嶠》全本免費閱讀 []
終於熬過了連綿的陰雨天氣,風中寒意退散,湘水之上,波光粼粼。
正是櫻桃花開的好時節。
春耕之際,上下官吏有半數都去了鄉下,於阡陌之間勸課農桑。雖他們也未必比田裡耕種的老農更懂,府衙的態度卻是必須擺出。
繁櫻如雪,刺史夫人廣邀潭州城內的官家女眷,還有少數的商戶人家。一群穿紅戴綠的夫人小姐,紛紛前往距離衙門不遠處的櫻園賞花。
以往這樣的活動,刺史夫人身邊圍繞著的,自然是司馬、彆駕等下屬官員的女眷,鄭夫人這樣的商戶,卻是沒有資格上前。
而今日,刺史夫人專門點出鄭夫人,笑吟吟地邀她坐在自己身側。
園中各人無論如何心緒流轉,也都圍坐上前,笑著向鄭夫人道賀。
長史夫人輕握茶盞,走上前來,腕上玉鐲在陽光下更顯剔透:“鄭二公子眼下也該到了長安罷,我就說鄭夫人是有福氣的,二公子高中的時機可真是剛剛好!”
鄭夫人亦是心中歡喜,微笑點頭。
按照朝中原本的規定,新科士子需得待選三年,方能正式授官。可說是三年,僧多粥少時,若出身貧寒,無人襄助,等個十年八年未曾得到一官半職的,也大有人在。
而如今,學鴻寄信回來,道是老臣紛紛致仕歸鄉,前些年的朝中清洗又有了很多空缺,陛下決意這一屆的新科士子,不用經過三年待選,隻要通過吏部的考試,便可直接授官。
甚至還暗示道,皇帝極有可能親自出題擢選,還會查看答卷。若文章出眾,能得陛下青眼,留在翰林京中,可真是一飛衝天了。
確是“剛剛好”,若早一屆,就得在憂心中蹉跎三年時光,還要花費多少銀子處處打點;若遲一屆,朝中瞬息萬變,未必能趕上這樣的好事。
“阿彌陀佛,保佑我兒再遇貴人賞識,平步青雲,富貴一生。”鄭夫人原不信佛,如今卻專門從妙福寺請了菩薩玉像供在家中,腕上珠串也不離手。
刺史夫人折下一支開得正盛的櫻桃花,親自為鄭夫人簪上,笑道:“聽刺史前日裡言道,鄭二公子在京中亦是出類拔萃,國子祭酒蔣大人聞其才名,邀他前去國子監為生員講了一課,怕是不日就要上達天聽了。”
京潭二地一北一南,相距甚遠,消息不會那麼快傳來,鄭夫人竟是不知,然而以刺史夫人的身份,必然所言非虛。
鄭夫人按耐下滿心的驕傲與欣喜,謙虛道:“我竟還未聽聞,多謝夫人告知。學鴻能有今日,也多虧刺史大人力建官學,使潭州文脈興盛。”
刺史夫人微笑受下,客氣之餘,並不顯得親近。
起先得知鄭學鴻高中,她並非沒有起過心思,將自家女兒許配於他。鄭家門第不高,還需依靠自家提攜,翁婿之間在官場也可相互扶持。比起嫁入高門,或許更能讓她放心。
可那日去過鄭家後,她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沈嶠與鄭家是怎麼一回事,她一眼掃過,就清清楚楚。
才高中就迫不及待扔開此前婚約,這樣的人他日得勢,恐怕昔日落魄時彆人給予的恩情都會被認為是自身汙點,還是不要深交為好。
夫人們已經轉變了話題,開始聊起近來城中的趣事。刺史夫人聽得昏昏欲睡,卻忽然聽到了沈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