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在沿著山脊一路而上,一邊摸索開路,一路記錄地形。
兩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到了山頂。
老龍山分為前山和後山。
前山向陽,被村民們開發成了山田。
站在山脊上,張自在甚至可以看到在山田勞動的村民。
後山不好利用,再加上多是蛇蟲鼠蟻,所以也就一直荒著。
一般很少人來後山晃悠的。
山路難行,尤其是這個季節,灌木野草叢生,一般人是不敢摸上來的。
張自在也是沿著水渠的舊址一路攀爬而上,倒也算順利。
這一路走來,他收了十來條蜈蚣,二十來隻蠍子,還有兩條七寸子,至於草藥更是不計其數,堆滿了背後的竹筐。
竹筐裡除了藥材外,還有一些菌類和野果,張自在看到了,也順手牽羊收進了籮筐。
老龍山小動物還是比較多的,張自在一路上了也見識了不少,不過多半的小動物沒什麼經濟價值,他看到了也懶得動手。
大動物他沒見著,也不知道有還是沒有。
其中最多的還是蛇蟲之類的。
不過越往上,蟲類就漸漸的稀少,蛇類的倒是越來越多。
毒蛇倒是不多,隻有土黃蛇和七寸子而已。
前世的他經驗豐富,熟悉這些蛇蟲的習性,倒也沒碰到什麼凶險。
但對普通人來說,老龍山還是很危險的。
張自在拿起紙筆,詳細的記載了各種蛇蟲以及藥材分彆的位置。
這次過來,主要是摸摸底,好做到心中有數。
蠍子主要分布在山脊線的南部,尤其是靠近水灣的地方。
那裡石縫較多,通風乾燥,所以是蠍子聚集的地方。
蜈蚣主要分布在山脊線以北,背陰濕潤的草叢裡。
張自在把這兩塊地方勾勒出來。
至於那些草藥,分布的就範圍就比較雜亂了,張自在也不可能全部記下來,隻是撿貴重的記錄下來,尤其是那幾顆杜仲樹。
另外他還詳細的標出了有可能碰到蛇的區域。
這些區域比較危險,就算是張自在全副武裝了,也要提起十二分注意。
收起了的筆記本!
張自在長出了口氣。
這條路摸索的差不多了,收獲也是滿滿當當,該下山了。
一路下來倒是比較順,沒多久回到了水泥墩上。
吃了幾個野果,休息了一陣,張自在這才緩緩的站了起來,背著籮筐回到了黑山子村。
這會兒才下午兩三點鐘,家人勞作還沒回來。
張自在吃了兩個烤芋頭喝了幾口水,立即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處理手上的東西。
蜈蚣有十來條,基本上都在十三厘米以上。
太小的,張自在懶得去收,有傷天和。
抓到的時候,他就進行了簡單的處理,回到家裡隻需要用竹片板起來水煮一下自然風乾就好了。
蠍子有二十多條,各個都是大家夥。
這家夥加工就簡單多了,直接倒進加水侵泡,然後加熱煮熟,撈出晾乾就好。
處理了蜈蚣和蠍子後,張自在又開始處理那兩條七寸子。
毒蛇最珍貴的是蛇毒。
但蛇毒這玩意提取起來太麻煩,也有危險,張自在懶得去弄。
他隻是不過是順手抓來兩條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