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朱元璋一錘定音的話語,巍峨的紫金山巔終於恢複了寧靜。
官員們紛紛散去,有人神情凝重,有人腳步匆匆,還有人警惕的打量著平日裡要好的同僚,擔心他背後的士族,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更多的人,則是對於剛剛的一幕,感到不可置信,神情恍惚。
都察院升格,武舉,海貿。
這三件事,單獨拎出來任意一件,都要在朝堂之上經過反複的討價還價,最終在各方勢力的爭鬥與利益交換中,無疾而終。
若是有人說要同時辦成這三件事,官員們大都會輕蔑一笑,背地裡還要說這人得了失心瘋。
然而這不可思議的一幕,今天就真真切切的發生在百官麵前,並且還是平日裡以懶散示人的季秋辦到的。
何其匪夷所思!
然而木已成舟,哪怕是汪廣洋這等強硬派,也隻得找來仆役,準備快馬加鞭,將消息送回老家。
順便再或是感慨,或是憤恨的咒罵一句。
青田公之謀,當真是如淵似海,深不可測。
沒錯,在所有人眼中,今天這令朝堂各方勢力,為之巨震的大劇,絕對是由全程一言不發的劉伯溫,親手導演出來的。
不可能有錯!
什麼玩意?就不能是季秋自己辦到的?
朱元璋,陳友定等人紛紛表示,要是讓季秋上戰場,拿刀子砍人,就算戰績再誇張,他們最多也就誇讚兩句,還不至於覺得驚訝。
畢竟這事季秋在行。
可要說在朝堂之上縱橫捭闔,覆雨翻雲...
季秋?
他和這幾個字能扯上關係嗎?
沒這兩下子知道吧。
“軍師留步!”
身處漩渦中心的劉伯溫老早便察覺到情況不對,第一個便想走人,誰料卻是被朱元璋攔下了。
劉伯溫聽著這豪放的聲音,心裡頓時一涼,隻得無奈的停步轉身,低頭恭敬道。
“臣在。”
“軍師這麼急著走乾嘛?”
朱元璋上前一步,直接攬住劉伯溫的肩膀,語氣非常熱情。
“你瞅瞅,咱這個義子,搞了這麼大動靜出來。”
“你這個當老師的,得幫著參謀參謀啊。”
你以為老夫願意收這個冤家當弟子?
“吳王...”
“臣要是說,今日之事,其實和臣並無半點乾係。”
“吳王相信嗎?”
眼看著要被朱元璋抓去做壯丁,劉伯溫隻得嘗試做最後的掙紮。
朱元璋怔怔的看了劉伯溫好一會,忽然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軍師真會說笑!”
劉伯溫:“......”
看著朱元璋的反應,劉伯溫知道,這口大鍋他是背定了!
在心中長歎一聲後,劉伯溫認命了。
“吳王要我如何參謀...”
擦了擦眼角笑出的眼淚,朱元璋喊來季秋,這才掰著手指說道。
“武舉一事,咱說了,讓五軍都督府負責,咱親自拿主意。”
“不過軍師可以給點建議出來,咱參考參考。”
劉伯溫看了看季秋,心中鬆了一口氣。
這個可以讓文和代勞,畢竟是他提出來的東西...
誰料下一秒,朱元璋就繼續開口道。
“都察院那邊,這個就得軍師多費費心了。”
“咱打算將督察院設置到州府一級,用於監察地方官員。”
“具體各級都察院的機構規劃,咱心裡已經有了章程。”
“不過這各級監察官員的人選...”
“軍師,你和陳友定一起把關!”
“還有就是海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