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季秋:我受傷了...內傷...【求追讀!求各種票!】(1 / 2)

“上位!大捷!大捷!”

“淮安光複,元軍被打的潰不成軍,倉皇逃竄!”

“昭勇將軍自襄陽轉戰淮安,大破敵軍!”

“如今更是親率鐵騎,往淮水北岸追殺王保保去了!”

李善長手捧軍報,連跑帶顛,老臉上滿是笑出來的褶子。

作為勳貴之首,李善長那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大明強盛,並且一直以朱元璋麾下頭號謀士自居。

什麼劉伯溫,什麼朱升,在李善長眼中,除了年齡比自己大點,剩下的不值一提!

如今北伐建功,光複漢人河山,指日可待,李善長更是自認,自己的功績足以比肩,不,是超過了諸葛武侯,必定名留青史!

大明朝的開國宰相!

嘿,這幾個字哪怕隻是想一想,都能讓李善長感到渾身舒坦,飄飄欲仙。

“快給咱看看!”

朱元璋直接用眼神斥退毛驤,大步走下龍椅,親自從手中接過軍報,細細端詳。

“好!這仗打的好!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風!”

“季秋這小子,當真是越來越勇武了!”

“從襄陽一路轉戰到淮安,真是難為他這麼積極!”

朱元璋的語氣頗為唏噓,為季秋此戰所表現出的主動性大感意外。

隻能說在某些時候,朱元璋還是不太理解季秋的腦回路。

加班?不存在的!

加班是為了更好的摸魚!

李善長也是適時附和道。

“上位,說到底,文和這孩子,雖然平時怠惰了些。”

“可他畢竟是您的義子,耳濡目染之下,豈會不願意為大明儘一份力?”

“以我觀之,文和之勇,不亞於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

李善長舉的這個例子,著實是不太恰當。

和朱元璋與季秋之間的關係一樣,李存孝與其主公李克用,也是義父義子的關係。

隻可惜,父子二人未能善始善終,堂堂的五代第一猛將,被李克用親自下令,車裂而死。

李善長以李存孝類比季秋,不知道是他蠢,還是真的意有所指。

略感意外的看了看李善長,朱元璋隨即想起了什麼,似笑非笑的開口道。

“咱差點忘了。”

“出征前不久,這小子還拜入你門下了。”

“看來他這次能這麼積極,和你的教導,不無關係!”

“咱應該好好謝謝你才是啊!”

李善長頓時一愣,迎著朱元璋審視的目光,心中天人交戰。

此時的他,終於體會到了劉伯溫的感受...

還教導季秋?

教導個屁!

自打拜完師後,季秋一次都沒去過他府中,估計早把他這個便宜老師忘在腦後了。

明明什麼都沒乾,卻要莫名其妙被上位誇讚...

這種感覺...

還特麼挺爽!

李善長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厚著臉皮,故作謙虛的說道。

“當不得上位如此誇獎...”

“隻不過是為人師表的本分罷了...”

這便是李善長和劉伯溫之間,最大的差彆了。

麵對這些從天而降的“功勞”,劉伯溫視其為燙手的山芋,心中是一萬個抗拒,生怕被人盯上。

而李善長哪怕明知道這些事,跟自己一毛錢沒有,也會厚著臉皮承認下來,背鍋背的是無比開心,無比光榮!

從某種角度來說,李善長這種心態...

還挺樂觀的...

有助於延年益壽...

“嗬嗬,莫要謙虛了。”

“善長啊,這些年,辛苦你了。”

“說句心裡話,若是沒了你,咱都不知道該怎麼治理打下的江山了。”

此言一出,李善長立刻五體投地,感激涕零道。

“承蒙上位厚愛,老臣無以言表!”

“請上位放心,老臣願為上位,為大明,效忠到最後一刻!”

朱元璋滿是老繭的大手,出現在李善長麵前,將他從地上扶了起來。

起身後,李善長依舊低著頭,表現非常受寵若驚。

“善長,有你這句話,咱就知道你的心意了。”

“中書省事務繁多,離不開你這位相國,咱就不留你吃飯了。”

“老臣遵命!”

全程低頭離開大殿,李善長小心翼翼走下台階,忽然停下腳步,望向萬裡無雲的晴空。

果然!上位最仰賴的人,還是我!

老夫一定會當好這個百官之首,給大明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朝氣象!

李善長再次向台階下走去,步伐穩健,絲毫不見老態,心中滿是豪情壯誌。

“腳步還挺利索...”

“利索就好啊!”

“是福氣!”

朱元璋站在大殿門口,一直目送著李善長離開。

“毛驤。”

毛驤自陰影出浮現,一聲不吭的來到朱元璋身後。

“上位。”

“去把劉伯溫,汪廣洋喊過來。”

“咱要讓他們兩個,出趟遠門。”

“是。”

朱元璋緩緩走回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徑直落座,以手扶腮,眼神閃爍。

作為當世最傑出的統帥之一,朱元璋知道,黃河以南,元廷已經沒了繼續抵抗下去的資本。

將元廷的勢力掃出黃河,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黃河以南,依舊存在著許多錯綜複雜的勢力,並且還都是漢人勢力。

隴西的張家,李家。

齊魯的王家,孔家。

彩雲之南的段家,楊家。

以及於蜀中建國,定都重慶的明家,劉家。

說來也是可笑,明明元廷才是中原和北方大地,真正的主人。

然而這些地域,全部都在漢人豪強的掌控之下,並且兵力強盛,動輒便可糾十數萬之眾。

南方的這些士族和這群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豪族比起來,當真是除了有錢,啥也不是。

如何處置這些人,才是朱元璋,乃至於整個大明接下來要頭疼的事。

作為一代雄主,朱元璋自是不可能和元廷一樣,搞什麼“皇權不下省”,任由這些豪族魚肉鄉裡,自己反過頭來還要為這些豪族背鍋,被百姓戳著脊梁骨罵娘。

同時,朱元璋也需要利用這些北方豪族的力量,來和朝中日益壯大的南方士族互相抗衡,形成政治生態上的平衡。

哪些人該留,哪些人該打。

著實是一個令朱元璋頗為糾結的問題。

“拜見聖上。”

劉伯溫和汪廣洋的問候聲,將朱元璋的思緒拉回現實。

“你倆來的還挺快。”

劉伯溫和汪廣洋對視一眼,心說我倆都是中書省的官員,就在皇城腳下辦公,來的可不快麼!

“不知聖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