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明悟機老人話外音,現在他該憂的不是江山不保,而是後繼無人……
就算三位絕世高人衛他江山無憂,到他命絕之後,也一樣無人可繼。難道要效古奇流,培養公主成皇?此舉必然偏離正軌,日後被世人笑罵,毀掉他們李家三世英名。
讓駙馬和公主產子接任,又擔心日後外姓之人彆有圖謀,乃下下之選。
“皇上莫憂,皇上正值壯年,等皇上調理好身子,不久定會子孫滿堂。”楊士奇知道皇上憂慮何處,馬上勸慰道。
“丞相還不知道朕的情況嗎……”皇上苦笑,“這20年來,朕的孩兒隻要是男嬰,要不胎死腹中,要不出生夭折,所有禦醫查過都沒有找到原因。近些年,連公主都難再懷上。我們李家世代少子少孫,確實命格如此……”
楊士奇和厝一個儒家學者一個一介武夫,都對命學之不大相信,總覺得玄之又玄。若一個人生下來就注定了命運,那豈不是許多人都可不勞而獲,否定了努力的價值?但皇上李家流傳至今確實代代少子,例如當今皇上李康順,他一共隻有一個弟弟,連姐妹都沒一個,這在皇室中相當罕見。這又是他們無法找到解釋的事實。
見皇上神情逐漸變得比一開始還要頹靡,機老人癡著臉盯著,良久才道:“我今日出現在此,或許就是麵授這個機,此乃意……也罷,當年沒能解開的劫於我也有因,今日若能緩你再犯的克子之劫,也算亡羊補牢,我自墮死劫也值得……”
“什麼劫?”楊士奇聽得雲裡霧裡,皺著眉頭問。
難道機老人有化解皇上少子之命格?但機老人深怕自己墮死劫,恐怕這機不同凡響啊。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機其實便是因果循環,隻是時候未到而未知,或到了視而不見而未果。你們李家雖然枝葉薄散,但你爺爺卻為後代另種下一段因果福緣。”機老人突然趴在桌子上,和以往神遊太虛般走神的模樣不同,肅穆道。
“什麼福緣?”皇上下意識左右一看,機老人這種老年癡呆的模樣都心翼翼,肯定是大的秘密。
厝倒是心有領會,抬手一揮,掌風瞬間將殿門關上。
“上善奉仙還有一段師徒緣分,連他的其他幾個徒弟都不知。他其實還算有半個徒兒。”
皇上一怔,半個是什麼意思?徒弟能收半個?
更關鍵是,這半個徒兒和他爺爺種下的因果福源有何關係?但他也明白問題太多,還不如且聽機老人完。
“許多年前,上善奉仙帶著那個弟子外出,碰到一個十分年輕的無賴偷糧被他們抓住。那弟子剛絞前朝建霸業,殺氣深重,正想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卻被上善奉仙勸住了。”
“上善奉仙讓那弟子問問對方為何偷糧,為何撒潑,再殺不遲。弟子尊師為,摁下殺心耐心一問,才得知此人本是當地老實莊稼人,因地主無情克扣,父親病死母親餓死,後才一心向惡,整和地主過不去。奈何人力單薄,隻能不時偷餘糧、半夜門口撒泡尿,用這些無賴方式惡心對方。”
“那弟子再看上善奉仙,頓時明白上善奉仙突然約正忙得不可開交的他出行,此行是為平他累積的殺氣,讓他憶起當初起義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挽救黎民,教他回歸初心。當下那弟子為對方鬆綁,請上善奉仙饒恕此人,並承諾立案偵查此事。上善奉仙明其通竅,遂結了此緣,花了些時日提點了那無賴一些武功,告誡其以後止惡行善,否則定會收回他命。”
“那無賴資聰敏,接受了上善奉仙提點後苦心修行,在此基礎上自己創了詭妙奧秘的絕世功法。後來也自始至終謹遵上善奉仙的告誡,在江湖上橫行,但不霸道;邪魔為尊,但不作歹。”
“任你們協…”厝第一個反應過來此人是誰。
皇上和楊士奇慢了半片,聽厝這麼一提也都反應過來了。
“所以這次日月神教來救援,原來是報這福緣的恩情?”皇上恍然大悟道。
“非也非也,他可不知當年放了他的弟子是誰。”機老人否定了皇上的推測,繼續道,“不過若非那弟子饒他一命,給其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就算沒被抓,以後也必定淪為賊鼠之輩。這段恩情導致他棄惡從善,做了不少善事。他的幾名徒弟,都是他大發善心收養,可見其本性歸善。”
“其中一位徒弟,是二十年前在昌州帶回,當時年紀不過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