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聞言苦笑,年芳十八,他大公主都二十一了!
他作為九五之尊多少歲想納妃都行,但他們李家三代就沒一個年紀大了還硬要取如此年輕妃子的。何況他的妃子也有年紀不大的,比如剛誕下公主的葵妃,才二十多。
皇上明白臣子的用心,是想催促他再生龍子,免得江山後繼無人。
但他們還看不出嗎,自己子嗣不多還一一遭難,不是妃子們不行,而是他命格孤龍克子啊!
再娶新妃也無事於補。
“你是覺得朕的妃子老了,還是嫌朕的妃子生不出子嗣?”皇上臉色變得肅穆,他早知道會碰到這種情況,想過對策,覺得不擺出自己的態度難以平複。
“臣不敢!”哪個臣子敢頂那麼大的帽子!
但好似提前約好一般,另一個大臣默默站了出來行禮,勸:“但皇上正值壯年,龍精虎猛,再納妃嬪也不過分。”
“公事不夠繁忙,所以朕的家事你們也要管?”皇上皺眉道。
“子無家事,請皇上明鑒。”一個接一個的大臣出列行禮,麵色鄭重。
他們這是要來逼自己生後代了,一如當初李建弼死後眾臣請願的畫麵。
子無家事,這話多麼熟悉,多麼讓他無語。他卻偏偏難以招架。
如果沒有機老人泄露他大兒子的信息,他或會遂了他們的意,破罐子破摔。但他現在不一樣,注意力需放在尋回龍兒之上才是關鍵。
如果大臣們知道他龍兒還健在,怕是不會這麼強求。但他已知道機老人所言非虛,不敢走漏半點消息怕害了兒子,絕不能告知他們。
皇上頭疼著,大臣們其實也在頭疼著。站出來進言的人雖然不少,但還沒到萬眾一心的地步,有許多大臣處於觀望的狀態。
導致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楊士奇楊丞相。
楊丞相官居正一品,站在最前方,他年紀大了,幾個時辰的朝會他有些堅持不住,皇上特意讓人搬了張椅子讓他坐著聽……結果現在睡著了,睡的那個香啊,弄得後半程他們朝會話都不知不覺放柔了聲音不忍吵醒他。
除了三司公門的人,其他觀望不表態的大臣大多是楊士奇所屬的氏族直係旁係或弟子學生,當然要以楊士奇馬首是瞻。他們聽著楊士奇微微的打鼾聲,沒有指事無奈目目相覷,不好輕舉妄動。
“咳咳。楊丞相,你怎麼看。”皇上重重咳了一聲,打算喚醒楊士奇,居然還是沒能吵醒楊士奇。
後來還是陳公公過去輕輕將楊士奇拍醒。
大臣們深覺奇怪,這種時候皇上喚醒楊丞相,他們百臣不更加眾誌成城嗎?如果皇上真不想納妃怎會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情?
莫非皇上臉皮薄,得營造出群臣激昂的場麵才好同意娶回能當女兒的嬌妻?嘖,嘴巴上不要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嘛!
眾臣浮想聯翩時,楊士奇緩緩醒來,望著陳公公吧唧著嘴邊的口水:“到點退朝了?過飯點沒有?過聊話,我在宮裡用膳再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