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哪人不知,當初唐二丫與朱躍進定親的時候朱家連像樣的定親禮物都拿不出來。
果然,朱美君臉色一變。
正想發作時,陶花端起小板凳擦擦屁股走人。
留她在原地生氣。見眾人視線紛紛落在身上,瞪了李紅一眼,端起凳子離開了。
麵對突來的變故,李紅氣死了,“我,,我招誰惹誰了。”
“李家那口子,巴結錯人了吧。”有好事者嬉笑道。
“你也沒好到哪去。”李紅啐了聲,提著小板凳走了。
-
蔣家院子裡裡外外的忙碌,尤其是王秀梅最高興。
最後一個兒子也要結婚了,心事了了一大半。整個人精氣神看著明顯不一樣,招呼著三個兒媳婦把家裡裡外外的打掃。
按照村裡的習俗,定親的前一天的將女方一家人請到家裡吃一頓飯。第一是想看一下男方家父母,考察下父母脾氣怎麼樣、自己閨女嫁過來會不會受苦。第二是看男方準備的家宴,都說飯桌上了解態度,菜準備的越充足說明對女方越重視。
“小芳,我和你大嫂打掃堂屋,你和小麗打掃東屋。等你大哥和你爹從街上回來再去擇菜。”
王秀梅見庭院內打掃乾淨,衝著二兒媳和四兒媳說道。
見兩人點頭後,帶著大兒媳李娟往堂屋走去。
一個容貌豔麗,穿著粗布襯衣的婦人,手裡握著掃帚,望著遠去的背影嘟囔道,“瞧這高興的樣子,不知道還以為親兒子娶媳婦了。”
“四弟媳,你這話說可不能這麼說。三弟定親全家高興,你說這話當心爹聽見。”
灰色布衣女子看了眼四周,悄聲上前提醒。
王芳芳四下望了望,見沒人,忍不住吐槽道,“二嫂,我又不是瞎說。你說三哥又不是蔣家親生的兒子,定個親而已乾嘛搞的這麼隆重,又是打掃屋子又是上街買菜的,不知道還以為咱們家提前過年了。”
方麗麗,“行了,彆說了。乾活吧,”
蔣衛華看著庭院內兩位嫂嫂邁步向西屋走去,思緒不禁回到前天晚上。
征得唐強同意後,蔣衛華當晚回去就打結婚報告寄回了部隊。一切弄完後,他告知了蔣父蔣母自己要定親的事情。兩位老人一聽特彆高興,商量著提親需要準備的東西。即使說了自己會準備妥當,但是二老依舊堅持由他們準備。
兩位嫂嫂說的確實不錯,他定親確實不需要這麼興師動眾。他不是這個家的親生孩子,他從八歲那年便知道了,也正是因為二位老人的真心實意才讓他一直沒有和這個家劃清界限。
有些回憶不適宜經常想起。
“叔叔,我們什麼時候去接妹妹回來。”
衣服下擺被扯動,蔣衛華低頭看去。
原本應該在床上安靜地看書的小朋友昂著腦袋看向他。
蔣衛華蹲下身子,“叔叔現在帶你去將妹妹接回來好不好?”
不知道為什麼,蔣向星很喜歡唐粟,這兩天睜開眼的第一時間就是找唐姨。蔣衛華原本是不想讓小孩打擾唐粟,結果小姑娘哭鬨著要去。
蔣衛華沒有辦法隻能將人送過去,結果人直接帶不回來了。
“好。”
蔣衛華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了,人確實應該帶回來了。
牽著小朋友出了屋。
“娘,我帶著向東去唐粟家講向星接回來。”
聽到聲音的王秀梅從東屋出來,叉著腰,“行,衛華記得和親家說好晚上到家吃飯的點。回來時順道去李主任家一趟,讓她今晚帶著一家老小來家吃飯。這親事是人家幫忙促成的。”
蔣衛華點點頭。
帶著小朋友從家裡出來,順著道走。
剛出路口便被頭發發白的老人攔住去路。
“恭喜,恭喜啊。”
“衛華去哪裡?”
蔣衛華掀開眼皮,兩位老人手裡端著飯碗坐在小板凳上滿臉笑意的望著他。兩人是蔣父的兄弟。
按照輩分,他是小輩。
蔣衛華均點點頭,“二叔,二嬸。”,牽著小朋友繼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婦人笑道,“長這麼高了?”
“你是不是老糊塗了,人小孩當兵都有八年了,也回來過幾次。你還不認識人家?”
“這不是他每次回來隻待兩三天,人還沒見到就走了。”
村裡人茶餘飯後就喜歡講閒話消遣生活,聲音大的八百裡遠都能聽到。作為閒談故事中的主人公,蔣衛華隻能微笑著聽著他們講話說完。
“也是。這次在家呆的夠久,這麼大年紀了,也該定親了。唐粟是個好姑娘,可惜上一段姻緣不好,她那前未來婆婆現在還在編排她。說那話難聽的呦,都不能往耳朵裡放。”
一直充當木頭的男人終於有了點反應,抬眼,“二嬸?你剛剛說什麼?朱美君編排唐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