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族學(2 / 2)

紅樓大官人 因顧惜朝 2633 字 11個月前

薛蟠聽得極為認真,時不時還用筆做筆記,這族長又是大哥如此行事,誰敢不尊,一一坐得筆直,仔細聽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個時候發揮了作用,不知不覺之中,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用過了午飯,賈雨村請薛蟠到自己的房內休息喝茶,“先生果然大才,”薛蟠佩服的說道,“詩經乃是幾千年前的古文了,雖然含義雋永,但是若想說出什麼新意,也是極難,先生這樣一解釋,一些不懂的東西,倒是極通了。”

“世兄謬讚,”賈雨村笑道,“世兄家世淵源,原本就是一點就通,我無非是班門弄斧罷了,不過這學問之道,到底還是要學一學的,不然將來世兄出門應酬,什麼都不通就不好了。”

薛蟠想起了那些可笑的詩句,不由得連連點頭,“此言大為有理,我日後得空了必然是多要來此請教的。”

兩個人說了一番閒話,薛蟠又有事兒請教,“我有件事兒,要問先生,前幾日,金陵府同知來找我,言明一件極為難為之事,我是存了心想推脫的,結果不曾想,”薛蟠一臉的懊悔,“也是我年少見識短,一不小心就被套了上去,如今倒是不得不辦了。”

“請世兄明言。”

“說的是鹽道一事,”薛蟠慢慢說道,“舊年先父幫著祖父掌管兩淮鹽道的時候,金陵這邊的鹽課很是興旺了一陣子,先父把這家業借著鹽道賺來的銀子,補了虧空,振興了家業,知道這鹽道不是可以長時間沾染的,就把鹽課退了出去,不曾想,眼下這些人,倒是也想著這門巧宗兒。”

本朝鹽課,倒是和明清差不多,都是用發鹽引的方式來管理鹽政,江南各地的鹽商真是富可敵國,論起花錢來,四大家族真是鹽商的腳趾頭都趕不上,什麼人參珍珠喂的雞,什麼茯苓豬,都是這些人搞出來的花頭,罪過可惜自然不必說,現在若是讓薛蟠花個幾萬兩銀子置辦一個戲班,薛蟠是絕對不舍得的,而揚州蘇州無錫等地的這些鹽商,特彆是揚州的鹽商,何止置辦一個戲班,經常是南戲、戈陽、徽戲等分男女戲子置辦了許多的家班,以供自娛。其餘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自然就更不必說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