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蔻的感性和犧牲,和不得不做的反抗。
沃魯斯克的怯懦和必須囂張的複雜。
還有隻是匆匆登場便離開的卡奈,那種平靜海麵下洶湧的憤怒。
馬道克作為先知的悲傷,和壓抑的笑中的沉淪。
塔力克被恥辱之證吸引,背負上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憤怒,為此而徘徊猶豫,做著奇怪的選擇和無謂的慈悲。
三先祖之中,科力克的戲份現在還不多,因為他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殺戮的憤恨形成的焦灼不是很好展現,這個人物的塑造會在下一個小的劇情節點。
誇爾凱克的苦酒、奧拉克和卡修斯理念的衝突,以及責任的交接。
從梵達羅尼到卡拉辛姆,再成為了不朽先生克雷格,武僧的轉世和變化。
還有安達莉爾的來源於心靈折磨的癲狂,督瑞爾對於肉身苦痛的追求。
阿茲莫丹純粹的罪惡和醜惡的嘴臉,以及誕下了莉莉絲的憎恨魔神成為了憎恨之王的一些緣由。
我喜歡什麼樣子的角色呢?
如果要我說,那大概是神話的落幕,英雄傳說的興起,貝奧武夫。
beulf這個名字,我更喜歡一個更有浪漫主意色彩的說法。
bee·lf
蜂與狼。
這個叫法有些沒道理,既不“知識”也不“正確”,但我就是固執地喜歡這樣稱呼。
英雄應當是複雜的,人性的,而且是極端的。
為了甜美的蜜(榮耀,名聲、麵子和美色),貝奧武夫像是蜂一樣連驅趕都驅不走。
吹噓自己的時候,他還會順帶的用色欲的話題修飾自己輸掉的經曆。
性與強的純粹,以及對蠻荒力量的向往成為了這個英雄吸引了我的一部分原因。
但是這樣的人出現在身邊隻會是麻煩。
所以我分割了布爾凱索的靈魂。
平和世界的意誌怎麼才能在遍地都是殺戮和死亡的世界存活呢?
這不是拋開倫理道德和底線就能做到的事情,對於生命的敬畏也讓我無法想象“殺戮”這一個過程。
因為我會痛,所以對於暴力帶來的痛苦能夠理解。
但是我還沒死過,所以我不能感受死亡和理解它。
即便經曆過親人逝去,但對於死亡我依然充滿了疑惑。
甚至說,對於死亡存在一個“美好”的幻想。
——在某個下午,帶著悔恨和酸澀,看著正熾熱撒進了窗台的陽光和被炙烤的有些乾焦的花的葉子。
然後慢慢的,長長的吐出最後的一口氣。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我想要努力的瞪大雙眼,看看,死者的視線中會是什麼。
然後便是對於生命的美好的向往。
——午後的,在我學生時代的某個課間。
在夏日燥熱的風和煩悶中的惺忪睡眼。
眼前的人恰好是無數次夢見的那個麵容。
午後這個時間,在我沒有多少波瀾的生命中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我每一段關於美好的記憶都是這個時間,每一段關於失去和悲痛的時間也都恰好在這個位置。
所以我認為這是屬於我的“平衡”。
說回這個故事。
大天使和地獄魔王是平衡的,這必須是平衡的。
勇氣、希望、智慧、正義、平衡五位大天使,怎麼和地獄魔王達成平衡?
智慧的引導和力量的結合,應當贏過那些看起來就不怎麼樣的地獄魔王。
所以作為“知識”的莉莉絲出現了。
智慧得到的一切都會被知識所包含。
隻有這樣才能讓大天使和地獄魔王平衡。
而麵對著恐懼這樣的存在,大天使也必然有著一個更神秘,也更強大的底牌。
從命運的化身純化成為了純粹命運的伊納瑞斯也就出現了。
這樣兩邊的力量是不是差不多平衡了呢?
伊納瑞斯純化成為了命運,人格的化身也消失不見。
但是作為奈非天的“父親”,伊納瑞斯不能像是莉莉絲那樣的殘酷。
於是野蠻人有了“先知”,威嚴的不容許反駁的絲毫忤逆的命運也就由此而來。
在我的設想之中,初代布爾凱索和德魯伊先祖瓦西裡,是由“父親”管束的。
所以我設定的初代布爾凱索性格更偏向作為惡魔的莉莉絲,這也能和野蠻人狂暴者之怒姿態明顯得惡魔特征產生聯係。
初代布爾凱索是叛逆的,而瓦西裡則是順應命運的那個,享有著命運的庇護,按照“父親”所安排的道路走向了前方。
當“父親”倒下的時候,瓦西裡也迎來了兄弟們的惡意。
初代的奈非天手上都站滿了其他人的鮮血,這是可以確定的事情。
準確的說,這些人,當時都是站在了莉莉絲的身邊,對庇護所其他的惡魔和天使展開了殺戮的存在。
而這也為奈非天不受天使和惡魔雙方待見埋下了伏筆。
所以暗黑三的世界中,我大致分成了四塊大的立場。
天使、惡魔、有偏向的奈非天,和對其他都充滿了敵意的奈非天。
天使和惡魔不需要多的贅述,而兩種奈非天,倒是需要舉出幾個代表人物的例子。
有偏向的奈非天——聖教軍、聖騎士。他們享有天使的格外關照,但從未理解過天使的做法。對天使口中帶貶義的“凡人”從未多想。
請注意,其中沒有聖殿騎士團。
因為聖殿騎士團中有著最大的被腐化的概率,遊戲中那些家夥簡直隨處可見……
而聖殿騎士的代表寇馬克,則是在對白中就有他的一些態度。
對天使和惡魔都是不屑一顧的。
所以他們被我單獨的放了出來,立場是搖曳的。
對其他立場都充滿了敵意的奈非天——堪杜拉斯人,法師、死靈法師、以及巫醫。
堪杜拉斯這個國度能夠從記載中查到的隻字片語裡,他們是有信仰的。
但是信仰的從未是某個大天使,更多是在說“阿卡拉特在上”,信奉人類的聖者和聖光。
法師信仰真理,死靈法師尋求生與死的“平衡”,或者說借此在探尋命運。這也是拉斯瑪立場的設定。
而巫醫,他們隻信奉靈魂的自由。靈魂行走,靈魂收割、僵屍巨獸等等的技能讓他們的表現不可能是存在偏向的。
相反巫醫總是固執而充滿了敵意。
過場動畫中的“納茲波”,試圖向驅逐了他的巫醫們證明,隻有自己才深入了解了靈魂的本質。
而大多數巫醫是對“納茲波”充滿了敵意的。
那麼納茲波的問題在哪?
他利用了靈魂的力量。
可見其他的巫醫大抵是對靈魂充滿了敬意的。
那麼就能推斷一下,以人類靈魂補充成員,並且玩弄靈魂的天使和惡魔自然是被他們所敵視。
再說回到伊納瑞斯之“死”的話題。
反抗“父親”的人在書中是誰這件事是沒有選擇的,因為總不能是不知道第多少代後裔的現在的奈非天去做這件事。
於是伊納瑞斯的骸骨被拉斯瑪穿在了身上,冠以“伊納瑞斯的恩澤”這個名字。
拉斯瑪是反抗命運的,甚至是想要掌握命運的。
於是拉斯瑪在書中有了撥弄命運的力量。
那麼另外的部分在哪?
瓦西裡。
這個被命運庇護的孩子,還有被命運指使著的野蠻人。
瓦西裡和初代布爾凱索在資料中有著很長一段時間的共同生活的記錄。
所以他們的立場至少在初期是相似的。
而又有著明確的分家的記錄,所以我設定初代布爾凱索對於命運的態度是敵視的。
於是,野蠻人在享有命運的幫助的同時(擁有先知),也被命運所捉弄(先知也會在戰鬥中死去)。
……
不知不覺說了好多,還好隻是一些傻缺作者的創作心路曆程和對暗黑破壞神的個人見解。
也沒什麼地方存在劇透,也還可以。
那麼諸位晚安,我要早點睡了。
新的一個月,加油!
作者阡南望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