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救危亡英雄初建功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綱上十議(1 / 2)

高宗皇帝即位後清除朝中舊黨,起用新人,大封群臣,忽然想到李綱此時正從長沙率兵前來勤王,於是便詔諭李綱,拜其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立即來朝議事。

高宗皇帝詔諭一出,便有中丞顏岐上奏道:“張邦昌為金人所喜,雖然如今已位列三公、名號郡王,則更當加封其為同平章事,增重其地位;而李綱為金人所惡,陛下將其命為宰相,恐怕不妥,應當在其未至時罷之。”

顏岐生怕高宗皇帝不同意,將同樣的內容寫成五封奏章呈到高宗皇帝麵前,當最後一封奏章遞上之後,高宗皇帝再也忍無可忍,於大堂之上質問顏岐道:“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喜。朕之天下,豈可以金人好惡為斷?金人不喜朕,爾等可是想改換他人?”說罷將五道奏章擲於其麵前。顏岐見龍顏大怒,連忙跪地磕頭求饒,聲稱不敢。

退朝之後,顏岐仍不死心,將那五道奏章封好,遣人送往李綱處,希望阻擋其歸來。但李綱看罷奏章,將其擲於地上,說道:“一派胡言,這等奴顏之言真是汙吾雙目!”於是提兵往應天府麵聖。

李綱不日來到應天,高宗皇帝聞其來到,遣官員迎接慰勞,並設宴招待,又將李綱召到內殿相見。

李綱見到高宗皇帝,倒地便拜,涕泗交集,就連高宗皇帝都極為動容。君臣二人相談間,李綱說道“金人不道,專以詐謀取勝,中國不悟,一切墮其計中。賴天命未改,陛下總師於外,為天下臣民之所推戴,內修外攘,還二聖而撫萬邦,責在陛下與宰相。臣自視闕然,不足以副陛下委任之意,乞追寢成命。且臣在道,顏岐嘗封示論臣章,謂臣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如臣愚蠢,但知有趙氏,不知有金人,宜為所惡。然謂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則可,謂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則不可。”

見到李綱力辭,高宗皇帝大怒,將範宗尹、顏岐二人謫貶。但李綱仍然不肯為相,高宗皇帝苦勸道:“朕知卿忠義智略久矣,欲使敵國畏服,四方安寧,非相卿不可,卿其勿辭。”

李綱聞言,頓首泣謝,說道:“臣愚陋無取,荷陛下知遇,然今日扶顛持危,圖中興之功,在陛下而不在臣。臣無左右先容,陛下首加識擢,付以宰柄,顧區區何足以仰副圖任責成之意?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臣孤立寡與,望察管仲害霸之言,留神於君子小人之間,使得以儘誌畢慮,雖死無憾。昔唐明皇欲相姚崇,崇以十事要說,皆中一時之病。今臣亦以十事仰乾天聽,陛下度其可行者,賜之施行,臣乃敢受命。”

高宗皇帝聽後,說道:“望卿直言,朕定當遵從。”

李綱整理一下思路,又開口道:“臣有十議:一曰議國是。謂中國之禦四裔,能守而後可戰,能戰而後可和,而靖康之末皆失之。今欲戰則不足,欲和則不可,莫若先自治,專以守為策,俟吾政事修,士氣振,然後可議大舉。二曰議巡幸。謂車駕不可不一到京師,見宗廟,以慰都人之心,度未可居,則為巡幸之計。以天下形勢而觀,長安為上,襄陽次之,建康又次之,皆當詔有司預為之備。三曰議赦令。謂祖宗登極赦令,皆有常式。前日赦書,乃以張邦昌偽赦為法,如赦惡逆及罪廢官儘複官職,皆汎濫不可行,宜悉改正以法祖宗。四曰議僣逆。謂張邦昌為國大臣,不能臨難死節,而挾金人之勢易姓改號,宜正典刑,垂戒萬世。五曰議偽命。謂國家更大變,鮮仗節死義之士,而受偽官以屈膝於其庭者,不可勝數。昔肅宗平賊,汙偽命者以六等定罪,宜倣之以勵士風。六曰議戰。謂軍政久廢,士氣怯惰,宜一新紀律,信賞必罰,以作其氣。七曰議守。謂敵情狡獪,勢必複來,宜於沿河、江、淮措置控禦,以扼其衝。八曰議本政。謂政出多門,紀綱紊亂,宜一歸之於中書,則朝廷尊。九曰議久任。謂靖康間進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慎擇而久任之,以責成功。十曰議修德。謂上始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儉,以副四海之望,而致中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