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救危亡英雄初建功 第一百八十六章 諸路軍勤王(1 / 2)

此時的江東製置使呂頤浩正被派往江寧府,結果剛剛來到,便有內禪詔赦傳來,其心中疑惑,便與眾官於堂內商議,眾官聽了詔赦內容,個個沉默不語。呂頤浩無奈,隻得命眾官散去。

見眾官離開,呂頤浩對其屬官李承邁說道:“是必有兵變。”

李承邁聽後點頭道:“方詔詞有畏天順人之語,此恐其出於不得已也。”

呂頤浩之子呂抗在一旁也附和道:“兵變無疑矣。”

聽二人之言,呂頤浩立即派人去往杭州,查探虛實,不日回報果然有苗劉兵變逼宮之事。於是呂頤浩至書於張浚、劉光世,痛述國家艱難之狀,彆以片紙遺張浚道:“時事如此,吾儕可但已乎!”

張浚此時在平江也收到了朝廷改元赦書,讀罷赦書,其慟哭不止。此時呂頤浩書信也已來到,張浚立下決心,連夜召兩浙路提點刑獄公事趙哲,命其儘調浙西射士,以急切防江為名來援,又使湯東野密治財計,共謀起兵勤王。

與此同時承宣使張俊也受封為秦鳳路總管,不疑有事,便率麾下兵馬準備還於杭州,而後前往秦鳳路赴任。張浚聞訊,急邀張俊前來。待張俊來到後,張浚將將苗劉兵變之事具實以告,並說道:“太尉知皇帝遜位之由否?此蓋苗傅等欲危社稷。”話未說完,便淚流滿麵。張俊聞言亦大哭。

此時張浚提到自己欲請其一同起兵問罪,張俊泣拜願往,並且說道:“此事須侍郎濟以機術,勿令驚動官家。”張浚深受感動,點頭應允。

而劉光世此時正領兵鎮江,張俊遣人以蠟書至劉光世軍前,請其出兵勤王,劉光世不從。呂頤浩又遣使至鎮江說之,劉光世見勤王之兵愈眾,恐落於人後,這才起兵。

隨後呂頤浩勤王兵至潤州丹陽縣,劉光世引所部來會,又命張俊分兵扼江。而張浚則上疏道:“睿聖皇帝方春秋鼎盛,而遽爾退避,恐四方聞之,不無疑惑,萬一彆生它事。尚望詳酌施行。”

苗傅等收到奏章,以禮部尚書之職召張浚前往杭州,又命其將所部兵馬一同帶往杭州。張浚一麵命湯東野、趙哲各具密奏稱:“金未儘退,及靳賽之眾窺伺平江,若張浚朝就道,夕敗事。”另一方麵自己也上奏道:“今張浚人馬乍回平江,人情震讋,若臣不少留彈壓,恐臻敗事。”

此時張浚欲奏請高宗皇帝複辟,但張俊、辛永宗、趙哲等將皆以為不可,並說道:“若此,恐傅等自疑罪大不容,或彆生奸謀,請以計款之。”

張浚聽眾將之言,自遞發奏狀,並以其副申尚書省,乞率文武百官力賜祈請。又以請筆寫書到苗傅、劉正彥處,信中說道:“太後垂簾,皇帝嗣位,固天下所願。向所慮者,宦官無知,時撓庶政,今悉戮其無狀者,最快人望。惟睿聖退避一事,若不力請,俾聖意必回,與太母分憂同患,中興之業,未易可圖。二公忠義之著,有如白日,若不身任此事,人其謂何!浚愚拙,死生出處,當與二公同之。”

此時前密州州學教授邵彪見張浚於軍中,張浚問策安出,邵彪說道:“以至順誅大逆,易於反掌,公處之何如耳。”

張浚道:“張俊指天誓地,願以死援君父之辱,韓世忠有仗節死難之誌,二人可以集事。惟浚士卒單弱,恐不足以任茲事。然呂樞密屯兵江寧,其威望為人所信向,且通亮剛決,能斷大事,當為天下倡。劉光世屯兵鎮江,兵力強悍,謀議沈鷙,可以倚仗。浚皆馳書往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