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彪道:“兵貴神速,呂樞密在數百裡外,奈何?“
張浚道:“呂樞密睹事明而剛決,聞國家之難,必先眾倡義而起,何患不速!”
是日,張浚書至江寧,呂頤浩看了張浚來書,泣道:“果如所料,事不可緩矣!”呂頤浩回書與張浚及諸大將,相約會兵。於是他以羸弱千餘人授楊惟忠,自將精兵萬人勤王。
此時韓世忠舟師抵達常熟,張俊得知,連忙遣使以書招之,此時張浚書也送到。
韓世忠在舟船中,聞張浚遣人來,被甲持刃,不肯就岸;取浚及張俊所遺書,使人讀之,聽聞苗劉兵變,逼宮高宗皇帝禪位,韓世忠湧哭,舉酒酹神,說道:“誓不與此賊共戴天!”舟中士卒聞言儘皆振奮。
於是韓世忠受召麵見張浚道:“今日大事已成,世忠與張俊以身任之,願公毋憂。”便要請戰。
張浚說道:“事不可急。投鼠忌器,急則恐有不測。浚已遣馮轓甘言誘賊矣。”
是日,張浚大犒韓世忠及張俊兩軍,酒過三巡後,張浚引諸將至後園,屏退左右後問道:“今日之事,熟逆孰順?”
眾皆曰:“我順彼逆。”
張浚又道:“浚若迷天悖人,可直取浚頭顱歸賊,即日富貴矣。不然,一有退縮,當以軍法從事。”眾將皆諾。
隨後眾將傳檄於天下,求各處兵馬勤王,苗、劉二將聽聞,連忙派手下將領張彥、王德領軍而出,以阻勤王之兵。
王德字子華,通遠軍熟羊砦人。以武勇應募,隸熙帥姚古。會金人入侵,古軍懷、澤間,遣王德諜之,斬一酋而還。補進武校尉。姚古問道:“能複往乎?”王德又從十六騎徑入隆德府治,執偽守姚太師,左右驚擾,王德手殺數十百人,眾愕眙莫敢前。姚古械姚太師獻於朝,欽宗皇帝問狀,姚太師道:“臣就縛時,止見一夜叉耳。”時遂呼王德為“王夜叉”。
王德本無叛心,此時張彥受命,行得三十裡,張彥命人紮營稍息,自己飲酒大醉,王德趁機率眾殺入,張彥驚醒與數十騎遁去,逃至宣化,為人所殺。隨後王德收攏其軍,歸於劉光世麾下。
聽聞張俊、韓世忠會呂頤浩、劉光世兵,接連而至。苗傅等人計窮,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苗傅、劉正彥至都堂來見朱勝非,想要前往睿聖宮見高宗皇帝謝罪,朱勝非不得已告知高宗。
此時苗、劉二將自知兵變逼宮之罪甚大,害怕高宗皇帝不肯相見,在宮外憂懼失色,心中忐忑不安。誰料不久後高宗皇帝便開宮門召見二人。苗、劉二將一見高宗皇帝,當即拜倒請罪,同時乞求高宗皇帝降禦詔以緩勤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