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憲等人已經整頓好隊伍,於是嶽飛與張浚走上台來,嶽飛先開口道:“此次去往洞庭,由右相作為監軍,眾兒郎,莫要在右相麵前丟了我嶽家軍的威風,爾等可能做到否?”
隻聽下方一陣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答道:“用我必勝!”
張浚於台上感受到這股強悍的氣勢,不禁動容。隨後嶽飛退後一步,對張浚說道:“還請相爺訓話。”
張浚走到台前,清清嗓子說道:“淮西之役未能親見嶽家軍之勝,實乃張某憾事。但今日能與諸位一道平賊,亦是領略諸位風采之事。張某在此有言,若是此番能夠清剿叛軍,張某必定為諸位請賞,還望諸位將士奮勇殺敵,還洞庭百姓一個安寧。”
下方稍稍沉默,而後齊聲說道:“諾!”
隨後嶽飛一聲令下,嶽家軍上下兩萬餘人便告開拔。
此時已經入夏,一路上皆是酷熱難當,但這一日,大軍行進途中,突然天降大雨,一連下了數日不休,為了不耽誤行程,嶽飛隻得命大軍冒雨前行。
但此時滿地泥淖,眾將士行得好不辛苦,張浚坐在車上,見嶽飛於馬上冒雨前行,便數次相邀其上車避雨,但皆被嶽飛婉拒。反而嶽飛因為看到將士徒步者行路艱難,心中不忍,於是跳下馬來,走到隊伍之中,與步卒一道前行。過不多時,泥水便濺滿全身,雖然嶽飛身手非凡,但腳下不平,又有雨水掩路,地麵濕滑,因此還摔了兩個跟頭,嶽飛不以為意,反與眾將士笑成一片。
有嶽飛打頭,張憲等將官也先後棄馬步行,與士卒同苦。張浚在車上看到,不由讚道:“為將帥,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嶽節度果非常人也。”雖然他也試圖要下車步行,但卻被嶽飛勸住,言其身份尊貴,且並非常受此苦,如今天雨寒冷,恐傷了身體,反而不美。無奈之下,張浚隻得坐於車中。
於是大軍一路頂風冒雨,繞州過縣,所過之處,絲毫不驚動官員百姓,使民不知軍旅之往來。張浚於半途中將自己所見一一上奏朝廷,高宗皇帝得奏章後心中歡喜,對左右大臣言道:“嶽飛移軍潭州,經過無毫發搔擾,村民私遺士卒酒食,即時還價,所至歡悅。”於是親賜詔諭曰:
“卿遠提貔虎,往戍潭湘,連萬騎之眾,而桴鼔不驚,涉千裡之塗,而樵蘇無犯,至發行賞之泉貨,用酬迎道之壺漿,所至得其歡心,斯以寬予憂顧。嘉治軍之有法,雖觀古以無慚,乃眷忠忱,益加谘歎,故茲獎諭,想宜知悉。”
就這樣,嶽家軍經過一番艱難行軍後,終於來到潭州,便先命城中守軍執禦劄去往賊軍招降。但那使者聞聽要去楊幺處勸降,於是立時叩頭伏地說道:“節使遣某,猶以肉餒饑虎也。寧受節使劍,不忍受逆賊辱。”
嶽飛一聽,好生奇怪,便問其緣由,隻聽那使者卻說出一番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