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平滇南英雄潛龍淵 第五百零七章 大理國舊事(1)(2 / 2)

後逢南詔國內亂,楊氏奪位,建大義寧國,曾有人言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當時大義寧國國主疑懼之下便想想要殺死段思平。但段思平四處藏匿,最終躲過一劫。

很快,大義寧國再度內亂,段思平借機向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郡,以董迦羅為軍師進攻大義寧國,所向皆克,最終攻陷大義寧國國都羊苴咩城。大義寧國國主兵敗自殺,隨後段思平徹底平定南詔故地,改國號為“大理”,仍定都羊苴咩城。

段思平在建立大理國後,厲行改革、勵精圖治、發展生產,著手建立新的秩序,使得大理國的生產、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但可惜段思平正值壯年時突然去世,其子段思英繼位,而這一段卻是與大宋頗有相似之處。

段思英即位之後,其叔父段思良心有不甘,於是便聯合當時的大理相國董迦羅發動政變,逼得段思英退位出家,並自立為帝,。自此大理皇位的繼承由段思平一脈轉到了段思良一脈。

而這段思良也確是有能之士,在隨其兄建立大理國時曾立下過汗馬功勞。因此其兄即位後,他也得到重用,乃是段氏王族中的實權人物。這也直接導致了最終他逼得侄兒退位,自立為帝的故事。

在段思英駕崩後,其子段思聰即位。而在此時,國中最早的從龍之臣高氏一族已經逐漸取代了董氏,成為大理國內朝政大權的實際控製者。

隨著中原五代十國亂世結束,趙匡胤一統天下,建立了大宋,而大理也立即致書大宋,要求通好。

直到段思聰駕崩,其子段素順即位。與此同時,宋太祖趙匡胤南征,行至川蜀時,趙匡胤望著滇南之地,回想起唐代天寶年間的失敗,於是便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並言明“此外非吾有也”,因此大理國得以保全。

隨後大理國不斷傳承,直至聖德帝段素興繼位後,一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段素興性好遊狎,又好大喜功,在位之時,廣營宮室於東京,又多植花草,於春登堤上植黃花,名為繞道金棱,雲津橋上種白花,名縈城銀棱。每春月,挾妓載酒,自玉案三泉,溯為九曲流觴。男女列坐,鬥草簪花,晝夜行樂。又有花遇歌則開,有草遇舞則動,於是段素興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在位之時,荒淫日甚。

而國王的荒淫,自然引來眾大臣的不滿,於是相國高氏廢掉日益荒淫的段素興,擁立段思平玄孫段思廉為帝,使得皇位又回到段思平一脈。

段思廉繼位之後,高氏猶如昔日之董氏,以此擁立之功,一舉淩駕於諸姓之上。期間,國中楊允賢公開叛亂,段思廉無力平亂,隻得請嶽侯高智升出兵滅之。於是高氏日益興盛,高智升更是占據了整個鄯闡府轄境,成為一方大軍閥。

而日益式微的,段思廉無奈之下,隻好晉封高智升為鄯闡侯,賜給王室直轄領地白崖、茹甸兩地,王室實力更加削弱,進一步促成了段氏統治的危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