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除奸佞英雄再複回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朝天大變(1 / 2)

此言一出,滿朝俱驚,如今高宗皇帝與六部之首俱不在城中,相位久懸未決,遍觀朝中重臣,也唯有樞密使兼參知政事汪勃及鹹安郡王韓世忠及清河郡王張俊眾臣。如今韓世忠提出此議,於是一眾文臣齊齊將眼去看汪勃。

隻見汪勃麵色未變,出班奏道:“稟太子殿下,如今嶽家軍大舉圍城,各路勤王之師未到,臨安城已呈危如累卵之勢,唐時有肅宗臨危即位,終平安史之亂,臣觀嶽家軍之勢,也非欲行謀逆之事,實為朝廷計也。故鹹安郡王所奏之事,臣以為可為權宜之計,太子本有監國之職,如今臨危受命,亦合常理。臣請陛下,擇日登基,以安國事。”

那些六部的官員一聽齊齊傻眼,但想到自己身家性命皆在臨安城中,一旦嶽家軍打破臨安城,到時兵荒馬亂之時自己人頭是否能保得住都尚且兩說,若是能夠不動刀兵,自然是好事。再者如今擁太子即位,大小也算得上是個從龍之臣,一旦此事做實,日後仕途豈不是一片光明?

於是陸續有各部留守的侍郎出班請趙昚即位,趙昚一番推辭後最終應承下來。於是由禮部擬定章程,擇日登基。

紹興十七年夏,嶽家軍兵臨臨安城下,高宗皇帝率朝中重臣東巡海上,太子監國趙昚臨危受命,於眾臣擁戴下即帝位,帝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史稱孝宗,並改紹興十七年為隆興元年。尊高宗皇帝為太上皇帝,遷德壽宮居。又封太子妃郭氏為成穆皇後。

隨後孝宗皇帝詔諭,進嶽飛為太師、武勝定國靜海軍節度使、充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兼營田大使、安國郡王,及其所部儘歸舊職。至此眾人方知紹興十一年時嶽飛乃是詐死避禍。

另外孝宗皇帝即位之後,立召身在連州的張浚返回,拜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又召回被貶至吉陽軍的趙鼎返回,拜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進鹹安郡王韓世忠為太保、橫海、武寧、安化三鎮節度使,充京東、兩淮宣撫處置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副使。其餘如吳璘、楊政等將皆有進官,便不一一具述。

隆興元年秋,太上皇帝自定海歸,嶽飛受命率眾接駕,舊日君臣二人於行營之中一番深談,最終太上皇帝傳諭,赦嶽飛當年詐死之罪,並去隨行殿前司禁軍,由嶽飛護送車駕入臨安,歸於德壽宮。孝宗皇帝親往德壽宮聆聽教誨,之後旬日一朝德壽宮,以儘孝道。

轉眼間便已經到了隆興元年年末,皇城選德殿中,孝宗皇帝放下一本奏章,笑著對下方的嶽飛說道:“恩師,半年之期已過,如今朝政漸穩,秦檜舊黨已儘數清出朝堂之外,如李光、胡銓等人儘已還朝。江南各處叛亂皆已平定,朕欲今年斷金國之納貢,開春之後便起大軍入中原故地,不知可否?”

嶽飛聞言笑道:“君臣有彆,陛下切不可再以恩師之稱喚臣,至於朝政之事,臣乃武人,遠不及朝中執政看得清明。至於用兵之時,若要開春行事,如今便需戶部籌措糧草等物,待得春暖,大軍便可北上。”

孝宗皇帝點點頭道:“這數年將息,雖金人所求甚多,但江南、川蜀之地連年豐收,因此糧草無憂。朕想聽太師實言,此番北伐勝算幾何?”

嶽飛正色說道:“據臣探知,如今金熙宗暴虐嗜殺,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而兀術病重,更是難理朝政,尚書左丞完顏亮野心漸露,國中紛亂將起。而中原故地,金人餘孽殘暴,百姓身處水火之中,又兼各路義軍並起,正當一鼓作氣,將其驅出中原。至於勝算幾何,臣不敢妄言,唯將士用命耳,必不負聖上所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