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教授治校?(1 / 2)

錢!?

劉韜頓時笑了。

盤山集團很缺錢,但是盤山集團缺的是大錢,而不是缺小錢。

‘西南聯大’建設費用和每年運行費用,偌大的盤山集團每年稍微擠一擠就有了。

不過劉韜更加開心,楊振檸能夠考慮這麼多,說明楊振檸對重建‘西南聯大’很用心。

“錢的問題,請楊教授不用擔心,‘西南聯大’的校區我們已經劃定好,足足有6000畝,就在滇池旁,雲省將會環繞滇池建立大學城,以‘西南聯大’為中心,形成大學、科研機構群,成為華夏又一個高校、科研中心。”劉韜介紹著。

“‘西南聯大’建設費用10億人民幣,以後每年費用不低於1億人民幣,根據每年實際情況而定。”劉韜緩緩地說道:“‘西南聯大’由我們盤山集團負責管理,歸屬口是我們盤山集團,不是省教育廳或者教育部,上麵對於‘西南聯大’重建很重視,允許‘西南聯大’實行教授治校,輕易不會乾涉‘西南聯大’!”

“教授治校?國家給予的支持力度這麼大?”楊振檸很是震驚。

教授治校、校董治校兩種大學管理模式,在歐美都是存在的。

但是據楊振檸所知,在華夏實行的是黨領導一切,在大學裡麵,校長還有校黨高官、副校長等等,其實都是可以說是國家乾部,校長甚至都得聽校黨高官的。

“現在國內教育界,也知道教授治校?”楊振檸忍不住道。

德國是現代大學的發源地,孕育了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柏林大學,也建立了許多現代大學運作產生深遠影響的製度,其中就包括‘教授治校’的高校教學管理製度。

德國的‘教授治校’製度下,教授數量很少,並且為終身製,教授在大學中的地位很高,權力很大,同時也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在這樣的體製下,教授在德國的高校建設、科研推進、技術發展等方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教授治校’在華夏也是有過實踐,最早見於蔡元培時期的北大,旨在全體教授通過選出的評議會參與學校章製的議定與決策。20年代中期,因應政局的動蕩,各高校呼籲建立‘教授治校’製度,以抵拒政治勢力的入侵。隻是隨著北洋時代結束,當時金陵國民政府對教育界采取收束政策,本來不屬於教育係統的清華由國民接受,借‘改隸廢董’風波的機緣,不僅原來並未實行的‘教授治校’逆勢得到製度章程層麵的確定,而且在梅貽琦的接掌下成為教育界‘教授治校’的典範,與蔣夢麟再度入主後和國民政府同調變成‘校長治校、教授治學’的北大形成鮮明對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