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克製?”
法海看著自己身邊的幾位弟子,“又要克製些什麼?”
“若等閒言之,便是控製自身的情緒,亦或是壓製惡念、欲望以及一些危險的思想與行為。”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便不用師父重申,他們也是懂的。
畢竟他們也跟著師父念了一路的經,這些淺顯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但此刻師父既然老調重彈,自然就有師父的道理,況且師父一向都是有的放矢...此刻便是連八戒,也都一副專注神情,生怕自己錯漏了什麼。
“其實並非這些反向的情緒需要克製,很多時候,便是正向的積極情緒也需要克製。”法海向著徒弟們,問了一句,“爾等可知是何道理?”
大聖當先回答,“過猶不及。”
悟空的悟性,一如既往,很多東西都是一點就透...而以往,隻是少了人引導。
“沒錯。”法海顯然對悟空的回答非常滿意,先是肯定了悟空的回答,而後才接著說道:“與克製相對應的,便是放縱,而放縱...往往會引起失控。”
對於這一點,法海深有體會。
“所以當你們拜入為師門下的時候,為師首先教導你們的便是學會克製。”
其實這不止是對悟空等人要求,也是法海如今自身的行為準則。
克製對於修行者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課,甚至絕大多數修行者需要在其中窮儘一生...這也是為什麼天庭以天規要求神仙們克製七情六欲,佛門也有戒律來作為僧人們處世之法規。
“而在克製與放縱之上,你們要學會駕馭。”
“要學會駕馭自己的七情六欲,包括善念與惡念。”法海說道此處,微微一笑,“這就好比悟空駕馭自己的力量與好鬥本性,八戒駕馭自己的貪色...你們要將之化為一體,可隨心所欲掌控其於一念之間;而不是被其所左右。”
“為師以為,修行便是如此。”
這或許跟如今三界主流的修行之道不太一樣,但這是法海對自己這兩世修行的體悟。
至於究竟是對還是錯...法海也不敢擅下斷語,能做的便是勉勵而行,時刻秉心守性,以防誤入歧途。
其實在法海看來,道家所求之清心寡欲,便是克製...而隨之再往上一層的“滅情絕性”,未嘗不能看做是一種對克製的放縱。
相對而言,佛門一些渡化世人的極端手段,也是如此。
幾個弟子聽了師父之言,好似醍醐灌頂一般,隻覺自己以往心念,實在是過於膚淺。
師父不愧是當世高僧,竟能有這般心境。
大聖不禁想到了自己起初修行時的初衷——想要長生不死。
而師父對自己的評價隻有兩個字。
——怕死。
對此,大聖還真沒有什麼反駁的餘地。
不過誰還沒有一個年少無知的時候呢?
大聖看看這一村的村民,已經去世的人難以複生,活著的人還得負重前行,便是如今這般世道,在這七絕山下的陀羅莊...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富庶之地。
隻是地廣人稀,能叫他們的自給自足,得個溫飽。
以往是這七絕山險惡,如今降服了一洞蛇妖,村民自然也就能靠山吃山...隻可惜交通不算便利,不然就靠著這滿山的柿子樹,也能叫他們的小賺一筆。
高僧降妖有術,除去了七絕山的蛇妖,村民們自然是止不住的感恩戴德。
眾家都是感激,東請西邀,各各酬謝...非要請他們師徒在莊子上多留幾日,要各家輪流做東,以表謝意。
師徒眾人一來是推辭不過;二來是救回來的幸存百姓,身虛體弱,還得他們來調養一番,不然便是如今撿回來一條性命,可若是放任不管,難免也要留下些後患。
法海為這些幸存的村民調養期間,也得知了他們為何能留下一條性命。
原來這妖精不知從何處得來了一卷殘篇,卻修煉得走火入魔,即便是勉強能化作人形,可終究是落下了禍根,每隔三五日,便得吸食鮮血維持生命...
這一日,師徒一行正要告辭往西去。
因他們師徒不要錢財,便都準備了些乾糧果品,儘來餞行...隻是些瓜果,法海便讓八戒收下了,也算是全了為他們降妖的因果。
又因法海臨走時,說要替他們收拾了七絕山的汙穢,全村的百姓便齊齊隨行,要看三藏法師的神通。
這一路便將他們師徒五個送到了七絕山的稀柿同口。
一股的惡穢之氣,叫眾人齊齊掩著口鼻,這味道...當真不是尋常人能受得了的。
“聖僧。”李老漢向著三藏法師說道:“要過這七絕山,便隻有這一條路,如今路早就被堵死了...如何能過得去?”
眾人都知道他們師徒高來高去,皆有飛天之法,但更知道這位法師發願是要徒步走去西天的。
李老頭向著三藏法師提議:“聖僧不如在莊子裡再多住些時日,還是讓我等各辦虔心,另開一條好路,送聖僧過去。”
至於三藏法師之前說替他們清理著滿山汙穢的話,李老頭隻當是三藏法師客氣了...他也許久沒來過這七絕山了,如今這一看...哪裡還是個能過人的樣子?
“老頭。”大聖攔在這李老漢身前,笑道:“隻憑爾等手中斧鑿想要再開一條山路,要等到何年何月去?我師徒既然說了要為你們掃清這七絕山的汙穢,你們便把心全都放在肚子裡就是...且看俺老孫將山神土地拘...咳咳,喚來,叫他們開路。”
大聖念了幾聲法訣,想要將此地的山神土地召來,可念了幾遍卻聽不到什麼動靜兒,怪叫一聲:“此地竟然連個山神土地也無!”
八戒想了想,把他大師兄擠走,向師父獻計,“師父,看來大師兄這求神的法子不管用...依我老豬看,不如叫弟子施展個變化,將這原路拱開就是了。”
“不妥。”法海搖搖頭:“雖能開路,汙穢難除。”
八戒看看這一山望不儘的爛柿子,心說:“這卻是難事了。”
村民們見大聖喚山神不見蹤跡,八戒獻策又被否了...正在發愁的時候,卻聽到三藏法師開口道:“悟淨,將那人種袋取來。”
其實不止村裡的百姓不知道這人種袋是什麼名堂,便是大聖師兄弟幾個,也不知道這人種袋究竟有什麼神妙。
法海也是試一試,畢竟這是彌勒佛的袋子,總不至於連這些東西也裝不下。
悟淨取出一隻布袋送到師父手裡,卻見師父並不以法力催動,而是以佛法金光灌注其中,咻——
忽見這口布袋無風自鼓,飛上了半空,口袋張開,便撐得鼓漲漲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