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側身觀瞧了幾眼,見這袋子裡黑咕隆咚一片混沌,根本不見什麼分明,就好似個無底洞一般,忽想到了鎮元大仙的“袖裡乾坤”,心說:定是蘊藏了空間之道的寶袋。
口袋鼓漲漲,憑空生了一股風來,卻將這七絕山的一山爛柿子,自地表山間吸起,統統裝入了袋子中。
這場麵,叫村民們連連驚歎,甚至有不少人已經跪在地上,口稱:“拜見活佛。”
活佛...
人生就是這樣,總是在某個地方,不經意間就會喚醒一些以往的回憶。
法海自問,自己絕對當不起“活佛”二字,自然不敢受村民之拜。
這後天人種袋也不愧是彌勒佛的佛寶,也果真能將這一山的汙穢裝下。
搖搖晃晃——
法海隨手一招,將裝了個滿滿登登的人種袋接住,稍稍感應了一下,便往裡送了些法力進去,而後內裡自生了一股靈力,將這些汙穢煉化。
悟空當即施展了一個風咒,將山川中的臭氣吹散。
這七絕山之難,便算是解決了,也並沒有花費什麼大力氣。
正可謂是“千年稀柿今朝淨,七絕胡同此日開”,說這三藏師徒,洗汙穢之胡同,上逍遙之道路,光陰迅速,又值炎天。
不多時,便見一城池正在眼前。
也是夏日炎炎,眾人見前方城池,正要去歇歇腳。
早有小白龍探路回來,道:“師父,前方乃是朱紫國。”
法海點點頭,道:“既然是西邦王位,正要倒換關文,徒兒們,先進城吧。”
眾人一邊往前,就見城頭杏黃旗招展,上麵正有三個大字名書【朱紫國】,不多時,至城門下馬過橋,入進三層門裡。
左右一陣觀瞧,卻也真是個好皇州。
六街三市貨資多,萬戶千家生意盛。
正是這般帝王都會處,天府大京城。
師徒幾個在城中大街市中行走,但見人物軒昂,衣冠齊整,言語清朗,比大唐的幾個盛城,也差不了多少。
兩邊的買賣人見八戒相貌醜陋也不害怕,還生怕看的不仔細,走近前來觀瞧,連帶著悟淨與大聖也遭了毛手。
反倒是一貫惹人注目的法海與小白龍,此時卻失了“寵”。
見要惹出騷亂,八戒當即把麵遮了。
“去去去——”大聖嫌他們厭煩,伸手便趕。
識趣的笑笑,也就過去了,有些當地的潑皮不怕事,反而上來與大聖玩鬨...小白龍已經探明了路徑,在前方引路,直至會同館。
這會同館,便是本國接待彆國使臣之地。
所謂會同館,便是天下通會通同之所...即便他們師徒不是大唐轉門遣至朱紫國的使者,在此地落腳也無不可。
見師徒五人入了衙門,起哄的人自然就漸漸散了去。
朱紫國雖在佛域,但本國佛法並不能算的昌隆,隻能說是個尋常水準。
這一路而來,眾人連個大一些的佛寺都未曾得見。
不過聽小白龍說,這朱紫國的國主供奉了一座觀音殿,十分虔誠。
眾人聽聞這國王是個拜菩薩的,心中便先有了幾分好感...
館使聽衙役稟報,說一夥兒僧人入內來,便快步而出,將師徒幾個攔住,神情頗有些傲然之氣,畢竟他們朱紫國是周遭大國,一般來此的都是藩屬國貢使,他們作為館使自然腰杆子就硬氣幾分。
何況是幾個僧人。
小白龍當即道:“我師父乃是東土中州大唐天子親賜禦弟三藏法師,是奉唐王法令往西天取經的...今路徑貴國,正要倒換官文,權借高衙暫歇。”
哎呀!
或許彆家不知大唐國是何等地界,他們這等禮部館使如何能不知?
聽了小白龍之言,連忙冠束帶,下廳迎上相見,即命衙役打掃了客房,親自引著師徒五個安歇。
師徒安置好行李之後,那館使正要告辭的時候,法海問了他一句:“國主今日可上朝?”
“我國萬歲久病,極少上朝,不過今日乃黃道良辰,正與文武百官在朝中議事...”館使對著三藏法師又說道:“適才法師說要倒換官文,趁此急去還趕得上。若是到了明日啊...那可就遲了,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等到上朝嘞。”
“若是這般,倒當真耽誤不得。”法海起身,對悟淨說道:“悟淨,將關文取來。”
悟淨將關文取來,送到師父手中。
“為師去去就來,你等自便就是...切記,少惹事端。”
“您就放心吧師父。”八戒笑嗬嗬道,“咱們又不是第一天出門了...等一會兒弟子出門的時候,施展個變化,將麵目遮蓋了就是...”
入了這等大城之中,這個是八戒所愛,適才在路上的時候,便嗅到了不少當地的特色小吃,叫他直流口水。
若非心中謹記師父讓他駕馭食欲,而不能被食欲左右的諫言,他早就忍不住要大開吃戒了。
悟淨也要記錄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以便取經功成之後,整理成書冊傳世,叫世人也知道讓他們師徒一路西行時的見聞。
法海腳步快,不一時便到了五鳳樓前,此地的五鳳樓,比車遲、寶象幾國還要高大些,幾乎能與祭賽國相當。
可謂是殿閣崢嶸,樓台壯麗。
法海直至端門外,煩奏事官轉達天廷,欲倒驗關文。
那黃門官不敢怠慢,連忙到玉階前啟奏道:“啟稟陛下,朝門外有東土大唐欽差一員僧人,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經,欲倒換通關文牒。”
“哦。”那上首國王神情本還不振的神情,似有了幾分喜意,“寡人久病至此,這才出榜招醫,就有高僧來國...卻不是吉相自來?”
“快!”國王強打起精神,道:“快,宣高僧入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