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天庭各部的事情,都得是自己去處理...隻有雷部與財部例外,尤其是聞仲,更是將自己司職之下的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趙公明雖然隨性了一些,手段粗糙了一些,但架不住人間信徒的狂熱...見了財神爺的像,即便是一國之君,也得上炷香再走。
對於人間眾生,尤其是人族來說...排在祖宗後麵的,恐怕就是財神爺了。
論起香火來,便是玉帝也多有不如,還得心服口服的甘拜下風。
也不怪趙公明不願意脫離封神榜,若天庭正神都有這待遇...恐怕當初在封神大戰之中沒死的,都得尋到封神台下麵一頭撞死。
也是人族特殊,因為火雲洞的存在,讓天庭的神仙與靈山的佛門,皆不能以強橫的手段收攬香火。
想要人族香火,隻能是老老實實傳道,得到人族的認可。
當然,這法子僅限於南贍部洲的中原人族。
東洲與西洲的人族不是炎黃血脈...火雲洞中的幾位聖皇,自然也就沒有借口插手。
況且這兩地的人族...也一向是受到玄門與佛門的“庇佑”,雙方傳承不同,火雲洞在這件事情上,輕易也不願意被牽扯進去。
若是認真說起來,中原人族當年其實還是從東洲人族之中分離出來的一部分。
人族雖然壽命短暫,但繁衍極快,東洲的那些仙山宗門,雖然需要凡人“供養”,但反過來他們也得“庇護”凡人,但凡人越來越多...多到連要拖垮宗門的時候,便需要將一部分人族分流出去。
而當時,有很大一部分人人族,選擇了離開東洲,來到了南州“開天辟地”,從此自立自強,自力更生。
人族血脈之力,也正是由此登上了三界舞台,三皇五帝之威名,更是帶領人族徹底在南州站穩了腳跟,人族再也不是他族的附庸,從此人王治世,仙佛退避...
這也是為什麼南州人族,從一開始就跟東洲與西洲的人族顯得格格不入的原因之一...順從的,或者是安於現狀的,基本都留下了。
跑出來自闖天地的,骨子裡就是不安分的。
太白金星並非是先天生靈,他本身也是人族,名叫李長庚,亦是出自中原人族...所不同的是,他在玄門修行上的天賦,比自身血脈之力還要高出不止一籌,而後順其自然的修煉成仙,被玉帝看中,煉化了太白之精,成為天庭殺伐之主,太白金星。
但...始終沒有自己在三界真正出手的機會,這讓太白金星覺著十分遺憾。
當年楊戩為救母親而天宮的時候,太白金星本以為玉帝會讓自己出手,他甚至心裡還一直在預想措辭,當玉帝下旨時,自己應當如何拒絕。
可沒想到,當年玉帝就好像是直接忘記了天庭之中還有自己這樣一號人物...彆說下旨讓自己出手了,直到封神之後,才讓自己早朝上殿。
若說這其中沒有什麼特殊用意,太白金星是不相信的...也是從此之後,君臣二人之間的關係,仿佛被什麼心照不宣的秘密所吸引,往後默契十足。
太白金星看向了正在同黎山老姆說話的哪吒,心中笑道:你說經常說你是天生的叛逆...可哪有叛逆天天把這兩個字掛嘴邊兒的?
比起你二哥楊戩來,你還差得遠呢...當年給他個機會,他是真敢砍玉帝一斧頭。
而若是楊戩這一斧子當真要砍下去的時候...哪吒若是在旁邊,說不定還得架槍去攔一攔...
在太白金星這個老前輩的眼中,哪吒...最多就是小孩子的頑劣心性,屬於是那種彆人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要做什麼的皮娃子。
當年自儘贖罪,便可見一斑。
哪吒對白素貞原本是不感什麼興趣的,但他發覺大聖卻時不時就往白素貞身上看兩眼,心中覺著奇怪,暗自盤算著:雖然這位白師妹相貌美豔,氣質出眾...但當真能讓大聖動了凡心?
哪吒是不相信的,其中一定另有緣由...故而,他也往白素貞身上多看了兩眼,似乎想要看看這位白師妹,究竟有什麼奇特之處。
麵對兩位師兄的目光,白素貞則是大方應對,向著哪吒與大聖微微一禮,道:“小妹白素貞,見過兩位師兄。”
大聖也知道自己的目光有些出格,當即便收斂了幾分,雙手一合十,道一聲:“師妹勿怪...隻是俺老孫見到師妹時,總覺著在什麼地方見過...可細細回想之下,分明是第一次見麵。難道師妹年幼時,曾經去過五行山?”
“並沒有。”白素貞搖搖頭,“小妹自幼在青城山修行,一千多年以來從未離開,前些時日拜在老姆門下之後,這才跟著老姆在三界遊曆...同大聖也確實是第一次相見。”
如果是旁人的話,眾人一定會認為“師妹以前在什麼地方見過”之類的言語,隻不過是掩蓋自己色心的修飾。
但是這話出自大聖之口,大家就會隻會認為,這或許就隻是個誤會,不然就是他們兩個確實見過,但因為時間太過久遠,再加上當時或許隻是匆匆一眼,導致兩個人都記不太清楚。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法,那就得從“蟠桃園中孫大聖用定身法將七仙女定住,卻什麼都沒做,直接扭身離去”說起了。
而哪吒在一旁笑道,“那我就是當真見過你了,當年去青城山拜會南華真人時,曾見一條白蛇盤踞山澗之中,吞雲吐霧,收納日月精華...想必就是師妹了。”
“是我。”這事兒白素貞也記得,“當時小妹見半空踩出了兩隻風火輪,隻道是三太子下界降妖,還急忙收斂了身形,逃遁山中...”
下界尋常妖魔,就沒有見了哪吒不跑路的,也就是那青城山是道教名山,白素貞能夠在那裡修行,且不說本性是否為惡,起碼明麵上是沒有什麼惡行的,否則南華真人也不會放任她在山中修行。
這位南華真人,也就是當年諸子百家中的道家高士——莊子,也是成仙而不上天的人族典範之一...
彆說是上天為官了,他甚至都拒絕了飛升火雲洞的機會...可見其性之淡泊。
可即便如此,他若是遇見了為惡的妖邪,也絕不會手下留情...這也是他留在人間的原因之一。
甚至當年一卷《太平要術》,直接造就了一位“大賢良師”,險些掀翻了天子治世之格局...似乎也說明他始終也在關心,關注人族...但自黃巾之亂,張角病逝之後,他便很少在三界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