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與人王終究是不同的。
如果是人王的話,諸聖或許會另眼相待。
但隻是人間天子,其實在諸聖這裡並不會占有多少位置。
即便是他是紫薇大帝的化身轉世下凡,其實尋常來說,是很難引起諸聖的側目的。
可如今就不同了,他們從玄都大法師口中得知,這位人間天子雖然是紫薇大帝的化身轉世,但眼下已經脫離了紫薇大帝的控製,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再不是旁人的附庸。
其實這也類似於諸聖留在三界的化身與他們本體之間的關係。是有一個名義上的從屬,但本體已經不再操控化身行事。
隻不過,他們的化身與本體之間出現這樣的情況是被動導致,並非是化身的主動意誌;那大唐天子李世民可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是明悟了自身跟腳之後,主動選擇與紫薇大帝脫離,且紫薇大帝本體,並沒有刻意強留,反而是放手成全,才有了這一份機緣。
兩者看起來相似,但其實相差甚遠。
即便是玄都大法師還沒有說到其中關鍵,但以聖人的眼界,其實也不難猜出一些事情。
李世民是個不肯安分的,唐三藏更不是什麼“善茬”,這兩位又是結義兄弟,如今取經歸來,雙劍合璧...那麼對於三界恐怕會引動不小的風波。
“因為三藏師徒離開靈山的時候,佛祖與菩薩言明,說此去大唐隻有八日時間,八日一到,便要讓他返回靈山,同靈山僧眾辯經,以全因果...故而這八日裡,三藏法師就是留在長安城的慈恩寺中翻譯經文。”
“三藏法師佛法高深,即便是那真經共有一萬五千卷,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全部翻譯完備...他當時將翻譯好的經文,交給了大唐的幾位皇子謄寫,而他本人...這是要在那《無字真經》上著墨。”
這事兒,其實也在諸聖的預料之中。
從唐三藏將無字真經收下,他們便能猜到三藏法師正是意在此處,而以三藏法師本人的佛法境界,編撰一本真經,那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他寫了什麼經?”
問話的是女媧娘娘。
“《成唯識論》。”
“唯識...”
準提與接引兩位聖人對視一眼,心說:這是大乘教法呀。
這唐三藏心中究竟在想什麼?
不接受靈山大乘佛教加升的大職正果,自己卻編撰了一部大乘真經...
正當他們疑惑的時候,卻聽玄都大法師開口說道,“三藏法師也因立下唯識教法,而自成一家。”
自成一家?!
諸聖齊齊一頓,霎時想到了此前三界之中傳來異象,莫非正是印證在此處?
“可有成文?”
這句是老君問的。
玄都大法師當即起身,從自己的懷中掏出了五本經文,分彆送到了幾位聖人的麵前,這是早有預料的事情,他在來之前,便已經謄寫好了副本。
至於三藏法師贈於自己的親筆經卷,玄都大法師可沒有絲毫拿出來的意思,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幾位聖人當真拿去了不還給自己,自己也沒處說理去啊。
三藏法師的真跡,放在整個三界,那也是不可多得的寶物。
諸聖得了經卷,便開始默默翻看起來...尤其是準提與接引兩位聖人,看得尤為認真,畢竟事關佛門,容不得他們不上心。
玄都大法師還在一旁解釋了一句,“聽三藏法師言說,這唯識教法的淵源,其實還是源自彌勒佛的瑜伽宗...瑜伽宗乃是彌勒佛祖感悟大乘佛法真意,所立佛宗。”
準提與接引二聖聽了,又能說什麼呢?
當多寶如來入主靈山的時候,便已經是注定了小乘要被大乘取締...那些原本西方教的弟子,後來修行小乘佛法的僧人,轉修大乘佛法,也是大勢所趨。
現在唯一值得高興片刻的就是...那三藏法師的前世金蟬子雖然如來佛祖弟子,但如今所承之大乘教法,竟然是源自彌勒...這對於他們兩個來說,也算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了。
這一卷經文,即便是諸聖此刻看起來,那也是在不經意間便沉下了心緒,紛紛用心感悟。
這是一個凡僧能寫出來的經文?
老君是最先看完,他甚至覺著此卷經文一出,以往之三界佛法,儘皆暗淡。
也不怪多寶能生出將佛門之主的位置,傳給這唐三藏的心思,就憑這一卷經文,這唐三藏就完全有這個資格。
隨後元始天尊也將手中的經文看到,他將經文攏入袖中,並不做什麼表態之意...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從這一卷經文之中,真正察覺到了這位三藏法師的心誌。
雖然未見其人,但此篇經文已顯其聲。
若是這唐三藏早生個幾萬年,或是直接生在開天辟地之初,恐怕這聖位都得有他的一尊。
彆的先不說,雖然元始天尊並非是佛門中人,但就以他的修行道行,也能看出這成唯識論之中的佛法境界,恐怕絕不在西方二聖之下,甚至還要在他們兩個之上。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聖人們在這方麵,自然是實打實的內行人...而若說是對佛法之感悟,又以西方二聖為先,這《成唯識論》也正是自身佛法越深厚,對其的感悟自然也就越透徹。
因此,準提與接引兩位聖人,一時陷入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一旁隻是淺嘗輒止的女媧娘娘,見西方二聖竟然如此用心感悟一個凡僧所寫的經文,還是會忍不住多出幾分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