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般來說,在遇見有天賦的少年時,似他們這個位置的存在,已經很少會動心了。
可一旦他們對此作出回應,那麼也很顯然,那就是對方的天賦,即便是他們也很難忽視。
且不論李白前世如何,但他今生今世,無疑就是人族...況且話又說回來了,太白金星本就是人族修行成仙,隻是他出身於東洲人族,並非是南洲人族。
如今封存了記憶,轉世輪回...用伏羲大帝的話來說,那就是往後李白還承不承認自己是太白金星都還要另說...彆到時候玉帝自己舍不得就行。
畢竟太白金星可謂是玉帝的心腹之臣,很多時候就連一些天庭的政務,他都是直接丟給太白金星來處理的,而且那些招安的活兒,若非他對太白金星之信任,恐怕也不會總是交給他來完成。
其中太白金星的自身能力當然也不能否認,否則總是把活兒交給他,卻完不成任務...不也是白白浪費了這份兒信任?
畢竟以玉帝這樣的身份,怎麼可能有無緣無故的偏愛?
即便是在玉帝這裡特權拉滿的小哪吒,若非他乃女媧娘娘座下靈珠子下凡、玉虛宮太乙真人門下唯一親傳、二郎真君的結義兄弟...就憑他做的那些事兒,即便是李靖再忠心,恐怕他們父子兩個也很難在天庭繼續混下去。
不過說起哪吒來,他的前世記憶在重塑煉化化身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恢複了...恐怕按照太乙真人的設想,未嘗不是想要讓他趁機舍去“哪吒”這一重身份,以“靈珠子”重歸三界。
但或許是因為弄巧成拙,那時候小哪吒對李靖的恨意,直接奪走了身體的控製權...這其中可能也有“靈珠子”主動退讓的原緣故,但事實上就是,靈珠子已經成為了過去,如今的三界隻剩下了哪吒。
而且,人家父子兩個也已經和好了。
當李靖能夠毫無顧慮的將玲瓏寶塔交給哪吒的時候,正明證他們父子雙方,再無隔閡。
三界的奇聞異事有不少,但真正能被世人熟知的,卻也隻是表相...悟淨認為,就是缺少一個負責的記錄者與傳播者。
而他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就連那些想要重歸截教的修士們,而前來向小李白探查的修士們都沒發現,小李白身邊除了公孫姑娘之外,其實還有悟淨禪師的一道分魂分身。
如今他看到王玄策與曾子,紛紛揮動鋤頭,似乎想要挖無當聖母牆角的模樣...就忍不住把隨身攜帶的紙筆取出來,要把這一副名畫記錄下來。
小李白顯然沒有想到自己在尋找師門的道路上,竟然還能遇見這樣的事情...一時間竟然還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曾子的性情相比起王玄策來自然是要隨和很多的,而且為難一個小孩子顯然也不是君子所為...本也不該趁人之危。
“難得見到有這般天賦的少年了。”曾子打破了僵局,取出了一本“論語”,送到了李白的麵前,“這本書,就送給你留作紀念吧。”
王玄策側身看向曾子的目光,帶著幾分疑惑,但這時候他也沒有多言...便也暫時熄了攪局的心思,隻是以自己的氣血之力,對小李白的人族血脈之力,稍微調動了一番。
李白的年紀還小,並非是修行人族血脈之力的最佳時段,王玄策也隻是替他打開了一個閥門,讓他的身體能夠自主適應這一股力量...
其實人族血脈之力的修行,本就沒有什麼定式,每個人的修行方法以及特質,都可謂是彆具特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就是人族身體的自我調節,會找到一個最合適自己血脈運行的節奏。
強行修煉的,反而是有益無害。
反觀玄門的修行,七歲正是一個入門的關鍵節點。
見隻是兩位人族前輩對後進的提攜,隱於一旁的悟淨禪師並不會因為沒能看到“一出好戲”而失望,他依舊是將這個畫麵記錄下來,或許日後李白在三界“名聲鵲起”的時候,這一次的際遇,也是他人生路上的一個重要回憶。
保不齊就會有某個瞬間,認為自己是不是應該跟著王玄策亦或是曾子之中的一位離開,而並非是繼續前往東海,尋找截教師門所在的金鼇島。
等小李白離開之後,王玄策才好奇的向曾子詢問了一句:“隻是贈於他一本論語麼?”
“足夠了。”曾子畢竟是儒家先賢之一,一雙浩氣明眸,多多少少能夠看透一些小李白的底細,“他雖有才氣衝霄之相,但並不算凝實...且其氣運縹緲無狀,再加上他師從無當聖母,若強走文政之道,並非是好事。不過就憑他的才氣,或許不久之後,大唐將會多出不少的傳世詩篇與文章也說不定。”
“儒家也信這些?”
“一法通萬法明。”曾子微微一笑,“此觀氣之道,我儒家確實也略知一二...雖不儘信,但亦可作為參照。”
真正的大儒,絕非迂腐之輩...尤其是曾子他們這些孔聖親傳,有師尊之豪放為榜樣,他們這些做弟子的,也難免會傳承到許些習性。
王玄策點頭表示了然,他自認自己是文臣並非武將,可即便是領悟了浩然之氣,同樣...他也不認為自己是儒家弟子。
就以如今的大唐來說,文人書生不見得就是儒家弟子,而儒家弟子,也並非不能仗劍行俠。
兩者並沒有本質上的衝突。
文武不分家,這是如今大唐朝廷的基調,缺了哪一樣,在朝堂之上都站不住腳。
不是被文臣懟的張不開嘴,就是被武將捶的還不了手...即便是貞觀時代已經悄悄過去,但在當今天子李治統治的大唐之下,還是保留這個傳統節目。
一個有活力的朝廷,對於李治這樣的能君來說,才是最大的助臂...況且他也是從小就在貞觀朝廷觀政,其實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
隻有沒能力的皇帝,才會害怕出現駕馭不了的臣子。
李治,一個要繼承他父皇誌向的男人,顯然不會為此而擔憂。但隻是如今的朝臣們,還是不如貞觀老臣們奔放了,動起手來的時候,也全都人情世故...
依照李治所見,這項傳統不說傳下去了,就算是在自己這裡,恐怕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
東勝神州與南贍部洲之間的差彆,其實還是挺大的。
就好比說妖魔一類,反而是在南贍部洲遇見的更少一些...南贍部洲的妖魔少一些,基本上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二郎真君的家在灌江口,他打獵的時候,自然是就近原則,然後一圈一圈的往外掃蕩;其次,就是貞觀年間,大唐戰神薛仁貴,領著玄甲鐵騎四處清剿妖魔。
薛仁貴的人族血脈之力,其實也是在那個時候,才開始真正的突破進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