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雖然是得到了一些雜家的傳承,但畢竟修煉時日尚短...若沒有個實力高強的友人一同隨行,還當真不敢一個人在如今的三界之中晃蕩。
神仙妖魔,在如今的大唐早就不是什麼隱秘。
他們在長安城當然會安分一些,畢竟有三藏聖佛等高手坐鎮,他們也不敢太過放肆。
即便是三藏聖佛不出手,就憑借大唐本身的實力,其實這些神仙妖魔到了長安,也得乖乖做“人”,低調行事。
況且大唐本身是一個開放且包容的國家,連妖族大唐都能收歸麾下,將他們歸化為大唐戶籍...其餘三界各族隻要真心同大唐交好與人為善,當然也不在話下。
當然了,那些同大唐有嫌隙的神仙妖魔,輕易也不會往長安去...那無疑是自投羅網。
就好比現在走投無路,隻能是孤注一擲的蝙蝠老祖...他都不是在長安城的外圍不敢擅自入城,而是在“長安京畿”之外。
不過此等守株待兔的法子,也就隻有他這種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來施展了...否則,就憑妖族一貫衝動易怒的性子,還真待不住。
雖然人族經常形容妖族詭計多端,但真論起來...在陰謀詭計這方麵,妖族是真比不過人族...絕大多數的妖族其實相當耿直,就算是惡妖,說它們本性凶殘是事實,可說他們有多狡猾,還真不見得。
不過蝙蝠老祖,顯然就是妖族之中的奸詐之輩,並且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獵手。
否則,他當年也不可能在三族之間周旋...這豈非正是他在賣弄自己的頭腦,將當年三分三界的三族當傻子玩兒?
隻可惜,在刀尖上跳舞這種事情,本身就有極大的風險,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又說就久走夜路必撞鬼...
三族的追殺令,就是對蝙蝠老祖的報應。
不過即便如此,蝙蝠老祖還是一次次在三族的追殺之中逃脫,並且成功存活到現在...反觀當年的三界霸主,如今不也一個比一個淒慘,墮落如斯,再不複往日輝煌。
原本蝙蝠老祖在北俱蘆洲躲著好好的,隻要不去招惹那些因果,其實也不會惹火上身...
可是它偏偏將人王李世民,也當成了當年的那些三族首領,想要從大唐的身上尋些好處...再加上還有一隻白蝙蝠張果老,正是此番八仙之劫的局中人。
在這樣的雙重因果加持之下,蝙蝠老祖連帶著整個蝙蝠一族,便已經入了局...這一次,甚至都沒等他出手,便引來了袁天罡這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對手。
不過蝙蝠一族並沒有因此遭受滅頂之災,反而是被不良人收編,這不得不說...也算是它們另外一番際遇。
但蝙蝠老祖,這位吃過人的遠古老妖...顯然不在收編之列。
袁天罡雖然頭鐵,但他還不至於同三藏聖佛硬碰硬...不良人中雖然傷人,甚至殺過人的妖族,都不在少數...但吃人的妖族,即便是前期會將他們暫時接納,但隨後也會被逐漸清理掉。
因為袁天罡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隻要是吃過人的妖族,會對人肉上癮...即便是在受到一定限製的時候,在明麵上能夠保持克製,可在暗地裡...反而會加大力度。
最開始的時候,袁天罡還試著用一些吃過人的妖族做實驗...就把他們關起來,看看他們長時間不吃人,會有怎樣的表現。
但結果無一例外...這些妖族都逐漸進入了一種幾若癲狂的狀態。
後來袁天罡取了一些死刑犯,來喂這些妖族...發現這些妖族在吃了人之後,果然就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就讓袁天罡放棄了對食人之妖的收編...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些妖魔的吃人癮犯上來的時候,遭殃的是哪一位百姓。
而袁天罡能做的,就是同三藏聖佛一樣,將此類妖魔直接除去,抹除隱患。
袁天罡的試驗結果當然也上報給了李世民,李世民當然也做出了相應的決策,大唐不容吃人之妖...甚至還向三界發出了懸賞——
但凡是能夠擊殺食人妖的,皆有賞賜。
並且根據食人妖的修為,亦或是凶殘程度不同,還劃分了好幾個級彆,分彆對應著不同等級的獎勵。
這一項政策,顯然就成為了三界之中的很多散修的福音,因為對於散修們來說,他們既不想加入各大勢力受到束縛;但也因為修行資源的短缺而苦惱...
大唐這政策一出,顯然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兌換自身實力的平台。
而這樣的人物,就被稱之為是“捉刀人”。
不僅僅是針對食人妖魔做出的懸賞,那些在江湖上惡名滔天的凶人們,也是榜上有名。
似那些有名有姓的人物,大唐給出的懸賞,可不是什麼小數目。
大唐的家底,還是相當充實的。
尤其是李世民在北俱蘆洲掃蕩了一圈,那些死在他劍下的妖魔的藏品,自然就成了他的戰利品。
再加上還有不良人正在開發南洲各大“無主”的仙山,大唐的修行資源...其實早就處在一個飽和的狀態之下,如今拿出一部分來做懸賞...其實也是在收攏三界的高手為大唐做事。
即便是那些散修現在不願意大唐,但雙方來往得頻繁了...相信這些散修之中,會有相當一部分會主動向大唐靠攏的。
蝙蝠老祖,其實也是榜上有名的人物,隻是因為他的潛行神通並非尋常修士能夠破解,故而也沒有什麼修士會主動向蝙蝠老祖出手。
這也是為什麼梁山老妖會認為自己拿住蝙蝠老祖,或許就能同自己以往傷人之事,功過相抵的原因。
長安外的行宮之中。
法海忽心生感應,向著李世民等人說道,“張果老應了許敬宗的邀請,出了大唐學宮...似要往淮南壽春方向去。”
“去淮南?”李淳風掐指算了算,“難道是淮南王留下了什麼密藏?”
許敬宗在大唐學宮的動向,李淳風還是知曉的...對方從《呂氏春秋》與《淮南子》中得到了雜家的傳承,這在大唐也不是什麼秘密。
而且說實話...眾人也沒把這傳承太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