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說是老道,整個大唐之中,能夠有能力清除殿下身上紫微帝氣,讓殿下走上修行之路,也就是那麼寥寥數人而已...或是李淳風李道長、袁天罡袁道長、終南山的雲中子亦或是大慈恩寺的三藏聖佛...老道雖然自負也有些道行,但在麵對紫微帝氣的時候,也是束手無策。”
“故而這一禮,老道當然受不得。”
張果老的話,李茂尋來的那些修行之人,也跟他提起過...但這些人,又有哪一個是他能夠請得動的?
也有人建議他離開大唐,或是去西洲亦或是東洲碰碰運氣,畢竟此二洲的修行環境,還是要強出剛剛起步的南洲的。
但李茂顯然還不想離開大唐這個舒適區,誰知道西洲與東洲之中會有怎樣的危險,一旦有個什麼萬一,連個救他的人都沒有,甚至可以說...死在外邊兒都沒人知道。
這也是他的脾氣,越來越不穩定的原因之一。
這邊見張果老與許敬宗被一個李茂糾纏住,法海便分出神識進入到了壽春城內,想要看看壽春城內的百姓,對於這李茂究竟有怎樣的評價。
結果也是不出所料。
李茂的風評在壽春可以說是差到了極點,上一個在壽春名聲這般狼藉的,似乎還是“袁術”。
甚至都不用法海刻意去收集,百姓們的隨口閒談,三句之中倒是有兩句是在罵李茂的...甚至還聽到有人說,貞觀大帝明明英明神武,怎麼會有這樣的子孫?
這時候就有人解釋,“李茂是太上皇的侄兒,他的父親是太上皇的弟弟,徐王李元禮...可不是太上皇的骨肉血脈,莫要將這樣的屎盆子扣在太上皇的身上。”
“可徐王李元禮也是難得的賢王啊,乃是當朝司徒...怎麼能生出個這麼畜牲的兒子?”
“這可就不清楚了...不過聽聞當年徐王殿下久任地方,經常不在家...”
“嘶——”
說這個,那大家可就不困了。
然後大家興致勃勃的聊起了相關“八卦”,基本上都是圍繞李茂是否是李元禮的親生兒子所展開。
有人提出疑問:“如今不是有那麼什麼紫微之氣能夠辨彆麼...若淮南王不是徐王的兒子,他的身上豈會有紫微之氣?朝廷也不會封他為郡王吧?”
不得不說,此人的角度確實刁鑽,似乎是精準破題一般,讓大家適才的討論,都成了空談。
但顯然此地還有高手,其人根據對方之言,給出了另外一個猜想,“如果那人也是李氏皇族呢?”
“這...”
無疑是一言打開了新大陸,重新喚醒了大家的活力,場麵變得再次熱鬨了起來,到處都是快活的氣氛。
他們又能怎麼辦呢?
這裡畢竟是天高皇帝遠,如果是在長安城中,那些皇親貴胄不敢在天子腳下肆意妄為,可在地方上...大唐的王爺們,經常是有著不小的實權的。
不論是執掌兵權,還是經絡州府...那都是常有的事兒。
而出現這樣的狀況,其實也是因為李世民的存在,完全能夠壓服這些李氏皇族...否則,尋常的帝王還真不敢將他們都放出去。
畢竟諸侯王聯合造反,似乎曆朝曆代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尤其是剛開國的那一段時間裡,最是容易引發。
甚至還有這樣一個猜想,如果當年不是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悍然出手,而是當真等著太子李建成繼位之後...那麼恐怕大唐逃不過這個規律。
但其實也差不多,玄武門之事...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也算是李世民發動了叛亂,隻不過他成功乾掉了大哥李建成,還迫使自己的父皇退位,將皇位傳給了自己。
他成了書寫曆史的勝利者。
如果反過來,史書上恐怕就會如此記載,“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於太極宮北宮門之玄武門,發動叛亂,欲截殺太子李建成,因事泄露而失敗被殺。”
如此一來,也算是諸侯王叛亂造反了。
或許會有另外一個平行世界,會是這樣的發展曆程,但是在這個世界之中,並不存在這樣的狀況。
壽春城中的百姓,對於淮南王李茂那顯然是沒有一點辦法,不過這幾年他們的日子也確實好過了很多,並不似以往那些艱難...否則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就編排李茂的身世來發泄解悶。
若是放在以往,但凡被李茂的狗腿子聽了去,那下場可不是一般的淒慘。
李茂最近之所以收斂,當然是因為李世民剛剛處理了一批不聽話,且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的諸侯王...連自己的親哥哥與親弟弟都能下殺手,他們這些王爺們,當然不會相信自己犯了事情,就能夠在李世民的手上活下來。
再親...能有一母同胞的兄弟親?
這也是李茂躲在八公山中的原因之一,他怕自己忍不住對那些百姓們動手,因而被不知道藏在何處,就等著抓自己痛腳的內衛亦或是不良人抓住,到時候恐怕不用太上皇動手...自家老爹就能把自己砍了。
隻是沒想到,來到這八公山之中,還當真有些個機緣,讓他遇見了張果老這樣一位道家高士。
但更意外的是...對方似乎沒打算參合自己的事情。
麵對這樣的狀況,李茂當然不高興...他不高興,念頭就不通達...不通達當然就要發泄一下。
可現在他不清楚張果老的實力,再加上自己招攬的那些奇人異士都不在身邊兒,李茂也沒有貿然動手...不過,就算是他的班底都在,李茂也不太可能向張果老出手,畢竟對方是大唐學宮的人,一旦在自己的地盤上出事,那朝廷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自己也根本躲不過去。
不過雖然不能向對方直接出手,但惡心一下他們,還是可以的。
就好比現在...李茂就擋在了淮南王劉安的破廟前,意圖很明顯。
雖然不知道張果老與許敬宗到這裡來是要做什麼...但也不難猜測,這淮南王劉安廟,正是他們的目的地所在。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是從早到晚...這話放在李茂的身上,最合適不過。
你前腳敢拒絕我,我後腳就要給你使絆子...也是張果老給了他的啟發,自己還是李氏皇族,何況張果老也是大唐學宮的講師,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對自己出手的。
現在的李茂在張果老麵前,就像是一塊兒滾刀肉...這會兒直接耍起了賴皮,偏偏張果老還真就沒有什麼辦法。
“哦呀呀呀——”
李茂看到了許敬宗有些急躁的神情,更是得意道:“莫非這淮南王劉安廟中,當真是藏了什麼寶貝在?”
“來人啊——!”
李茂大叫了一聲。
不多時候,便聽到山中沙沙作響,緊接著便有不少江湖人與修士,出現在了李茂的身邊兒...他畢竟是淮南王,手上掌握了不小的實權與資源,不愁招攬到江湖人的投效...一些沒有什麼師承的散修,其實很多時候也願意接受這些出手闊綽的王爺們的招攬。
甚至很多時候,王爺們本身雖然沒有修行的能力,但府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有天賦的小廝...一些壽元將儘的老道們,也會在這個時候,尋一個傳人將自己的一身修為傳承下去,尋來尋去的,就會尋到各處的王府之上。
而之所出現這樣的現象,那也是因為王府其實也是地方上的氣運彙聚之地,自然也就更加容易出現一些天才。
就好似當年的漢武帝,去了一趟姐姐平陽公主的府邸,領回來一個衛子夫...結果附帶了衛青、霍去病兩位大才。
要知道,衛青與霍去病的出身,那可都不算好。
衛青從小為牧童,成年後,在平陽公主府中為騎奴....後來是因為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選中入宮,他也一同被帶入宮中,並且得到漢武帝的青睞,得以重用,一路升遷...而後在抵抗匈奴入侵時,四路漢軍三路均遭失利的情況下,於龍城之戰大勝而歸,得封關內侯。
一戰成名,而後對匈奴人,更是屢戰屢勝...最後同外甥霍去病,橫掃漠北。
如今衛青的香火神軀,已經是在武廟之中複蘇...隻是霍去病依舊在混沌之中發光熱,並沒有得到回應...但衛青並不知道此事,故而隻是見到了霍去病的神位,並沒有見到他的神軀,還好是擔憂了一番。
但後來他發覺,不僅僅是霍去病,自先秦以來許多先輩武將的香火神軀都沒有凝聚出來,就證明了此事絕不簡單,背後一定還有不為人知的隱秘。
武廟之中的香火神軀,隻有死人才能凝聚...那麼換句話說,是不是他們還沒有死?
對於自己的這個外甥,衛青可一向都是把對方當成是自己的親兒子...隻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當年霍去病離世的時候,就連漢武帝都悲痛不已。
霍去病是平陽侯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但因為後來霍仲孺與衛少兒失去聯係,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直到成為驃騎將軍後,才與父親相認。
不過霍去病跟衛青不一樣,他沒有吃過太多的苦。
因為在他出生不久之後,衛子夫便得幸漢武帝劉徹,而後衛子夫全家貴幸。
霍去病也因此成為了外戚,在他長大一些之後,漢武帝更是讓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一直帶在身邊教導。
......
眼看著李茂不僅不讓開路,還召集了門客,欲意徹底將他們擋在淮南王廟之外...許敬宗是有些急切的,畢竟能否取到淮南王劉安留下的傳承,關乎他自身往後的修行之路,如果當真就李茂這橫插過來的一杠子攪和了...那對於他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
但李茂的惡劣本性,此刻已經不加掩飾...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他們的眼前,“本王是淮南王,這八公山也在本王的封地範圍之內...如今本王欲要修繕漢時古建,兩位如果要上香,那就等著淮南王廟修繕好之後,再來吧。”
“無量道尊。”
張果老有些無奈的念了一聲道號,如果不是礙於這李茂的身份,張果老一定一拂塵甩在他的臉上,讓他知道一下惹怒了道爺,會有怎樣的後果。
可現在李茂是自仗身份,先讓張果老與許敬宗見識到了,如果不配合他這位大唐的王爺,會有怎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