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上前出示京師戶部發的勘合,一看“戶”字打頭的紅頭文書,守衛請示長官,不多時,城門開了半扇,四人快馬入城。
三名隨從都是從小和他摔打著長大的,令行禁止心意相通。
裴宛分派人:“柳兒你去探路,尋個乾淨的客棧落腳;檀瀧你拿著我的玉牌去敲觀察使李仁卿的大門,讓他開一道勘合給你,把這封信重新蠟封了,用官驛寄出去,然後從他那裡再拿一道空白的勘合,我另有用處。月上中天時在此集合!”
“是!”檀瀧與柳兒應聲,駕馬而去。
劉慶三人中最年長,從來都是貼身護著裴宛。
“咱們也有去處。”裴宛給劉慶使個眼色,兩人輕踢馬腹,穿街走巷,專往高門廣廈雲集的地方趕去。
劉慶道:“通判府邸,會在哪兒?尋個人問問?”
裴宛搖搖頭,“按照《浣州誌》來看,敕藍河水從東向西穿城而過彙入大海,浣州城的局勢必然是東貴西富。東邊地勢高,權貴人家都擇高而居,而西邊正是碼頭,貨船林立,富賈豪商會臨水而居。咱們往東去,照著州牧衙門找,自然就找到了。”
劉慶棄馬,飛身躍至一戶人家房簷上,極目遠眺,隱約可見城裡東邊廣廈連綿的樣子,暗道不錯。
兩人便往東而去。
果不其然這裡府衙連著府衙,官邸接著官邸。通判府距離州牧府隻隔著兩條街巷,本府並不大,外圍鬱鬱蔥蔥,種植著深深喬木,繞院子飛了一圈,瞧不真亮。
裴宛決定回撤,他們舟車勞頓亟需修整,並不急在一時。
“先認好門,回頭再來探底。”
月未中天,也不著急,二人輕打著馬,在街上溜達,於夜色中看這江南繁華小城,雖家家闔門閉戶,但依稀入耳的嬉笑聲,雞鳴狗吠聲,老貓鬨春聲,聲聲不絕。
這裡河水溪流也多,有的小樓就臨水而建,小窗啪的一開,一盆水嘩啦啦傾倒下來,正打在泊著的烏篷船上,艄公鼾聲正濃,也聽不見。
此等風情與北邊京城不同,主仆兩個走走停停,流連起來,路上疲累都消散大半。
“站住!什麼人?”
忽然一聲大喝,街角走出幾名差役,提燈帶刀,威煞人也。
劉慶一打量,知道是查宵禁的城防官。裴宛不欲多生事端,提起韁繩欲走,那幾個城防見他們宵禁時仍駕馬夜遊,行動乖張,這一片都是大人們的官邸,出了事不是好玩的,紛紛上前,口中大呼:“攔住他們!”
一時之間馬嘶聲、狗叫聲、更夫敲鑼聲、四周鄰裡關窗上鎖聲,真是嘁哩喀喳乒乒乓乓,吵得人心頭火氣。
劉慶一看裴宛不善的臉色,約莫時辰,知道是病症要發作,當下三拳兩腳解決這些嘍囉,拉著馬欲走。
忽然一聲箭哨聲破空傳來,劉慶旋身踢走飛羽,緊隨其後又來三隻羽箭,裴宛在馬背上扭身躲過,抬頭,眸中精光一閃:“是那瞭望!”
浣州城東府衙處與十字街口,都設有瞭望塔樓,剛才射箭的便是一處瞭望樓。
二人打馬奔馳,踢踢踏踏,已出街四五條。
瞭望塔樓上燈火明明滅滅,他們在傳遞消息,霎時幾個瞭望燈都閃了起來。大街上湧起三五波城防官,劉慶震怒,抽出腰間佩劍,躍下迎上去。
裴宛在馬上仍舊沒下去,再來一百人也不是劉慶對手,果然不大一會兒,劉慶提著劍趕來,邊跑邊誇:“浣州好城防!”
裴宛也笑道:“是啊,那瞭望反應也是極快,比咱們京師如何?”
劉慶沒說話,裴宛心裡也知道,京師城防稀鬆完蛋,南衙禁軍一到天黑就惦記吃酒耍錢,出了事便九門順天府互相推諉。
這麼跑了一路,裴宛心上血湧,一陣一陣的疼,忽然止住:“等等,這是哪兒?”
劉慶也懵了,忙籲住馬,剛打的興起,跑的也暢快,刹不住跑沒溜了。
裴宛一模腰間,剛才不知怎麼躲,蹀躞帶七事剩下六事,唯丟了一個藥葫蘆。
劉慶傻眼,他瞧著裴宛臉色,白中帶青,正是病症發作之兆。
“我回去找找!”
“這都跑了大半城,誰知道掉哪兒去了。”裴宛揉著眉頭,“這裡店鋪極多,隨便找一間藥鋪抓了藥吃,方子我都記得的。”
確實如此,他們一陣匆忙跑路,不知行到哪處,此間不若東城幽靜肅穆,反倒人聲鼎沸,紛紛攘攘。
兩人登高遠望,隻見一條清悠悠的大河穿城而來,兩岸邊勾欄瓦肆、酒館飯莊,燈火通明,賓客盈門,好一派江南繁華盛景。
裴宛漸漸看呆住了。
劉慶靜待他看這幅江南民生民樂畫卷,不忍心打擾。
*
酒館老板見他們打聽就近的藥房,往西一指:“這兒都是歡樂場,往更西去,那一片都是藥鋪子!”
果然越往西,藥鋪幌子越多,但俱是沒開門的。
他們輾轉走到一個小巷,巷子口大石頭上寫著“扁鵲巷”三個字,裡麵屋宇連綿,臨街有一幢小樓,粉牆黛瓦,牆外還種著一棵歪脖柳。
劉慶道:“這裡叫‘扁鵲巷’,肯定開著大藥鋪子,這二樓估摸是藥鋪庫房,不若……”
權宜之計,裴宛點點頭,劉慶一個飛躍,攀上柳樹,上了牆簷,從腰間掏出一把匕首,乾起了撬窗入室的勾當。
作者有話要說:勘合:驗對符契。古時符契文書,上蓋印信,分為兩半,當事雙方各執一半。用時將二符契相並,驗對騎縫印信,作為憑證。凡調遣軍隊、車駕出入皇城、官吏馳驛等,均須勘合。——百度百科
蹀躞:dié xiè 隋唐時期出現的一種功能型腰帶,稱為蹀躞帶,簡稱蹀躞。——百度百科
七事:唐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指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百度百科。
本文設定架空,以上設定均有改動,大家隨便看看就行,千羽曆史渣渣,都是手頭有啥書隨便查查寫的,本意都是為了行文好看或者劇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