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仲秋,大風從西北邊吹來,盤旋呼嘯,被一脈雪山堪堪擋住,化成連綿不儘的秋雨。
彌臘咫尺之地,因受這福澤,萬千作物得以抓住金秋的尾巴,瘋狂生長。
以大雍曆來算,敬德二十二年八月十五這天,浩浩湯湯的大雍遣使隊伍曆經兩月跋涉,終於行至國都城前,纛旗獵獵,狻猊睥睨金幟像烈火一樣染紅半邊天。
為迎接天使駕臨,彌臘國主敕兒斤敦狄親自出城,來到郊外等候迎接。
全城百姓歡歌起舞,國政大街更是灑掃一新,樂宮仕女也已盛裝侍立。
……
八寶青紅氈廬遙遙從城門口緩緩駛入,重重垂帷裡,沿街的百姓們能依稀看見歸國質子步察檀瀧的襟袍。
街上觀禮的人很多,幾乎到了摩肩擦踵的地步,甚至有老人掩麵拭淚。金喆買了臨街酒家二樓一個雅座,坐在一眾有錢婦孺堆裡湊這份熱鬨。
噯,那是……她扒著欄杆,疑心看錯了,忙輕聲問:“大公主也在?”
高頭大馬上,年輕的女將軍一身重鎧,手輕輕挽著韁繩,倨傲地目視前方。
柳兒以手護著金喆,防著她掉下去,答道:“嗯,陛下欽點大公主為此行的護軍統領,她是一路跟著隊伍從京師出發的。”
金喆點了點頭,她坐在上頭,目光在魚貫而行的隊伍裡漫無邊際的逡巡,很快的,瞟見一抹熟悉身影,他騎在馬上,穿著一色兒的魚鱗細鎧,混在騎兵隊伍裡,低調地行進著。
視線不由追著過去,還沒見過他穿幾次鎧甲,金喆卻篤定地知道那就是他。
隊伍再長,也有走完的時候……
*
國正大街上人群漸漸散去,金喆起身下樓,今兒是中秋,彌臘不過這節,她卻是要過的。
因檀瀧回國,那契羅親王府裝飾得一派喜氣洋洋,老親王、王妃以及君辭卻全都在太辰宮裡參加典禮,家裡一個主子沒有,金喆為避嫌,特地關上彆院的小門。
……
一輪金黃滿月掛在天際,葡萄架子底下鋪著地毯,蜜餞瓜果擺滿一桌,小燕兒捧出剛烤好的月團。
柳兒圍著盤子打趣:“謔,瞧著是那麼回事,竟沒一個壞的!”新烤出的月團黃澄澄的,咬上一口齒頰留香,是糖漬桂花的餡料。
小燕兒笑道:“是他們這裡烤爐餅的爐坑好,柳姑娘愛吃,多嘗兩塊!”
柳兒吃得眼睛都眯起來,“唔,好吃!對了,彌臘還有桂花呢?”
一旁的金喆衝了一壺桂花蜜茶,與她斟滿,笑道:“哪裡有,這是我姐姐上年曬好封存,托商隊從京師帶來的。隻有一小甕,我省著吃了幾回,如今吃完這頓,可是再也沒有了。”
柳兒無不遺憾地歎息,忽的飛來一句:“倘若在京師廣收桂花曬乾,販來彌臘賣呢?價若幾何?”
金喆果真思忖起來:“這倒是個好主意,不過京師雖物華天寶雲集,金桂卻還是江南的最好。至於賣價,唔,我記得榷場裡就有商人賣梅花茶乾,一合六十錢。”
柳兒打了個合掌:“我一個月的俸銀還不夠買一鬥的呢!回頭寫信給劉慶,叫他明年秋天沒事就去薅鄴州的桂花,大家合夥發財!”
……
敬德二十二年的中秋節,路金喆是在異國他鄉一方小院裡,賞著月亮,吃著月團度過的。
八月下旬,幾場秋雨過後,天氣猛地冷了起來,草木猶帶綠,但某一日竟飄飄然下起了雪籽,那件金蝶從京師寄過來的複襦被小燕兒從箱籠裡找出來,服侍她穿上。
新建的步察府已經竣工完畢,距離那契羅親王府隻隔了兩條街,是一幢典型彌臘製式的重簷青頂石樓,高大闊氣,隻是人丁寥落,闔府隻有檀瀧一個主子,其餘的全是彌臘國主送給他的仆從僚屬。
君辭考慮要不要搬過去住,畢竟那裡才是真正意義的家,金喆見她踟躕,便道不若自己先回古雅。
君辭還舍不得她呢,央求道:“彌臘古雅又離得不遠,想回去什麼時候動身不能?眼下大雍使臣還沒有走,聽國主的意思是過兩日要在太辰宮廣場上舉辦‘篝火酬神’,你還沒見過這盛景呢,何不留下來玩一玩?”
金喆心裡對什麼酬神大會沒多大意頭,彌臘太小了,雖然說現在太子殿下微服中,但保不齊就會當頭撞上,既然說過再也不見,再這麼粘粘著反而不好看相……
決而未決之際,金喆卻敏銳的發現,近日那契羅親王府很有些不同尋常——她雖客居在此,但仍舊是跟君辭同住一個彆院的,君辭每日晨昏定省是有數的,偏這兩日,老王爺每每天不亮就出去,有時候夜裡都未必歸。
府上戍衛也換得頗為勤,老王妃幾次叮囑彆院的家丁看護好小郡主和她的朋友。
是有什麼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