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馬騰被誰救走了,也不敢留下來打聽,隻能舍棄兵馬,裝扮成一名普通的商人,拚命往天水逃遁。
馬岱剛剛離去,一名將領突然出現,他僅說了十幾句話,便讓這一千西涼兵馬心甘情願地認他為主,毫不猶豫地跟著他快速離開。
不久之後,這一千西涼兵馬跟隨新首領來到了一處隱秘之地,與早已在此等候的西涼兵馬會合,使得總兵力迅速攀升至三千有餘。
與此同時,曹操又得到了一個讓他震怒的消息:曹洪等四位將領,竟然隻收攏到一千餘名西涼兵馬。
曹操立即召來許褚詢問緣由,“仲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隻收攏到這麼點西涼兵馬?”
許褚恭敬地施了一禮,回答道:“丞相,末將已經四處打探過了。據說是一位神秘的將領,僅憑十幾句話,便成功收攏了兩千多名西涼兵馬。”
曹操的眉頭緊鎖,追問道:“可知是誰?可有派人追趕?”
許褚抱拳道:“不知是誰,已派多人追趕。”
這時,忽然有軍士來報,稱接到細作密報,劉備近期頻繁調練軍馬,收拾器械,意取益州。
曹操麵色大變,眼中閃爍著不安與焦慮:“此事若成,劉備便如虎添翼,我們該如何是好?”
話音剛落,帳內一片嘩然。眾將麵麵相覷,無人敢輕易發言。這時,一位謀士自人群中走出,向曹操拱手施禮,說道:“丞相勿憂,我有一計,可令劉備、孫權無暇他顧,蜀漢、江東兩地終將儘歸丞相麾下。”
曹操定神一看,原來是治書侍禦史陳群,陳長文。
他心中一喜,連忙問道:“哦?陳長文有何妙計,速速道來。”
陳群獻策道:“今吳、蜀結盟,若劉備有意奪取益州,丞相不妨調集兵力,與合淝的將士們會合,直取江南諸城。如此,孫權勢必向劉備求援。然而,劉備意在益州,必無心救援。屆時,孫權孤立無援,江東之地必落入丞相之手。若得江東,則荊州易取。平定荊州之後,再徐徐圖謀益州,天下可定。”
曹操聞言,不禁放聲大笑,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此計甚妙,正合我意。”
於是,曹操連夜調兵三十萬,浩浩蕩蕩地直撲江南,同時命令合淝的張遼迅速籌備糧草。
曹魏有細作在蜀漢,東吳也有細作在曹魏。
孫權得知曹軍南下的消息後,立刻召集了麾下的將領們商議對策。
東吳的頭號重臣張昭,建議道:“應立即派人前往魯肅那裡,命他立刻修書給劉備,邀請他共同抵抗曹軍。魯肅對劉備有恩,他的話劉備必定聽從。而且,劉備作為東吳的女婿,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助我們一臂之力。若劉備答應前來相助,那麼江南之地便可安然無恙。”
孫權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果斷之色,他采納了張昭的建議,立即命令魯肅修書向劉備求援。
當魯肅的求援書送到蜀漢的時候,劉備正緊抱著馬騰的棺木,悲痛欲絕,淚水如泉湧,無法自製。
在場諸將,目睹此景,無不感同身受,默默垂淚,心中敬佩自家主公寬厚仁德、仁義無雙。
就連劉禪也改變了對劉備的看法。
一直以來,他總覺得劉備的仁義不過是種表麵的做作,隻為了樹立偉岸的形象。
然而,隨著這些年的相處,劉禪卻在慢慢地認可劉備的仁義。
畢竟,就算劉備的仁義是裝的,可能裝一輩子,誰又敢說他的仁義就是假的呢??
畢竟,真正的仁義,也隻能做到劉備這種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