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從來沒有誘導過她消費,每一次大手大腳的花積分,都她自己的選擇。
所以啊,自己選的,受著吧!
也不知道啥時候能退休。
回去之後,還得找個合理的理由才能把治堿的法子拿出來用。為此還特意雇了一個人幫著演了一出戲。
她這邊治堿的工程開始乾了。
周風眠那邊的水利工程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
北方地區,評價一句地廣人稀,是可以的。南方好多地方,分地的時候,一人能分二分地就不錯了。北方怎麼也能有好幾畝。一個人的地頂南邊兒的幾十個人。倉縣這地方,也不是說所有區域都在貧困線以下,一半的地方溫飽是沒問題的,隻有像是堿灘這種地方,經濟發展不起來。但凡有點兒辦法的人,也都搬走了,不在這地方受窮。地方是真大,人也是真的少。分地的時候,一人能分二十畝地都不止。可是有啥用呢,都是鹽堿灘子,又沒收成的。
人少,地又難治理,本身北方又相對窮,就沒有那麼多資源可用。周風眠來來回回的去省城跑,想再申請一條新的引水渠,跑了半年,也沒跑下來,最終上麵隻同意把原來的引水渠拓寬的規劃。
拓寬也行啊,能緩解一點是一點,慢慢來唄。
“以後經濟發展好了,不用等靠上麵撥款,自己能修起的時候,你想怎麼修就怎麼修啊。”
項默這麼安慰他。
“你想好要種什麼了嗎?怎麼沒聽你說要引進什麼果樹?”
周風眠也問起她的進度,沒聽說要引進果樹,卻買了地要建果汁廠了。什麼果子立刻就能有收成的?
“不用果樹了,我打算種西紅柿。過後我還打算建蔬菜大棚,有朋友跟我推薦了濟省的蔬菜基地,那邊以前也是鹽堿灘,現在都是世界級彆的蔬菜基地了。這邊氣候原因,做不了那麼大,但也不是做不起來。”
更重要的原因還是錢。政府沒有那麼多資金投入,商人呢,也不會在北方搞大規模的蔬菜大棚,原因也簡單。北方天氣冷,冬天得人工取暖,取暖費用相當大,成本就高。如今公路體係發達,運輸方便,南方的菜運到北方用不了三天,去掉運輸成本,價格還是要比當地的大棚菜低。本地的菜就不好賣,掙錢就少。同樣的成本,利潤要差上許多,哪個商人都不會那麼想不開的。
也就是項默這樣的,誌不在掙錢,隻在幫人,又有錢的才會這麼乾了。
並不是賺不到錢,隻是賺得少一些而已。對她來說,就不虧。
“行,你有計劃就好。”
“你工作還順利嗎?”
項默做為周風眠默認的女朋友,一個月見不到幾次,這好容易見了麵,也不能隻談不工作不是,就關心一下。
“按部就班。”哪有什麼順利不順利,扶貧本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隻要有進度,過程再怎麼艱難,進度無論是快是慢,都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那就好。你自己在家,也彆隻知道工作,要注意身體,按時吃飯,按時休息。你要是把身體熬壞了,穀媽非得跟我拚命不可……”
家裡沒有女主人,穀總大老板,也不能跟普通的媽媽一樣跟著兒子照顧日常,周風眠這大少爺出身,在國外讀書的幾年沒把自己餓死,全托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福。自理能力就是餓不死的那個程度。
現在家裡顧著保姆,不住家,隻管收拾房間,他一日三餐都在外麵吃。不是單位食堂,就是自己找個小店隨便湊合一下。
項默也不是擅廚藝的人,以前隻會做肉,養豬的嘛,不會做肉都對不起她的職業。上輩子退役之後閒著的時候,學過營養學,會做營養餐,味道中等,跟大廚的水平差得遠。來探班的時候,最多給他做點肉,頓個湯啥的,讓他能嘗嘗家的味道而已。
要說照顧,就是衣服和日常用品,每次來都大包小包的帶,平時也是網購個不停,看到什麼能用的就買買買。要不是這樣兒,穀媽早提意見了。
“知道啦,知道啦,管家婆!”
嘴上報怨著,笑容卻能膩死個人。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完結這一部分啦。
加更下一部分。
七一快樂
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越來越好